張崇不信桓林身為朝廷命官還敢知法犯法,當場致他於死地,大叫著恐嚇說,“桓林,你敢草菅人命?大唐律法容不得你!太子容不得你!”
桓林臉上的笑容漸漸擴大,“你是人?比畜生還不如!今日莫說是李賢的口諭,就是他親自來了,你也是必死!”
他不顧威脅,也不再理會在火油裡驚慌失措的張崇,沖著柴虎說,“令你的護衛大喊,賊人拒捕。”
柴虎立刻明白他的心思,就是以拒捕的罪名當場處死張崇。
柴虎領頭大喝說,“賊人拒捕!”
這麼個罪惡滔天的賊人,數十名護衛早已是恨得咬牙切齒,心血沸騰,賣力的齊齊大喊,‘賊人拒捕!’
叫喊聲響徹整個如意坊,相信坊外的平民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直到此刻,張崇才知,太子李賢的名頭也嚇不退眼前小小的縣尉,桓林是鐵了心要當場將之擊殺。
死到臨頭,張崇先前的張狂不在,面如死灰,連連求饒說,“桓縣尉,我悔過!饒我一命,我保證太子、家父必定感念恩德,必有回報,你的升遷指日可待,給你封個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
張崇遇到行事更狠、全不依章法,更不賣太子李賢情面的桓林,早嚇得面如死灰,口不擇言的以升官發財相誘。
桓林冷笑著說,“若令你這兇人逍遙法外,上百死者的冤魂饒不過我!關內三府五州的百姓饒不過我!頭頂的青天饒不過我!”
遠方嘈雜聲起,東宮長史劉訥言,郿縣縣令孫博之等人強沖入內。
“張崇!你可以去地獄悔過!我的任務只是送你去地獄!”
桓林眼角餘光瞥過沖進來的劉訥言,不待他開口喝止,當機立斷,箭矢脫弓而出,淩空劃出一道火光,拋入了水池。
頃刻間,熊熊大火燃過整個水池,大火裡的張崇不斷掙紮,慘叫聲沖天而起。
劉訥言止步,愣在當場,望著水池裡不斷慘嚎的張崇,大驚失色。
張崇大火覆身,慘叫聲裡還傳來高聲的叫喊,“桓林你這狗賊,狗賊!”
桓林陰狠的目光望著水池裡惡貫滿盈的張崇,面不動容的扔了弓箭,似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低頭念著,“憐兒,兇人已伏法,安息吧!”
他暗中替徐憐兒祈禱,柴虎立刻著人來給他包紮止血。
張崇慘叫聲漸低,終至不可聞,待火勢漸小,水面漂浮著一具燒焦的屍體。
劉訥言這時才回過神來,憤而近前,指著桓林的面門怒喝,“大膽郿縣縣尉,竟然擅殺折沖府都尉!”
桓林冷然的目光回敬著劉訥言,大喝說,“這人是犯下滔天罪行的關西大盜嚴之傑,殺害明崇儼,屠殺上百條人命,還敢行兇拒捕,我是不得不當場格殺。”
劉訥言此行就是奉命前來掩護張崇的罪行,卻不料張崇被桓林一把大火,活生生的燒成了焦炭,盯著桓林的雙眼似要噴出火來,“堂堂正五品的折沖都尉會是關西大盜?!荒唐至極!來人,將桓林立刻入獄,押解回長安!”
劉訥言隨行的十幾個東宮六率的衛士齊齊圍了上來捉拿桓林。
狄仁傑擋在桓林身前,沖著劉訥言說,“劉長史,我狄仁傑這些日查案的結果,張崇就是罪惡滔天的關西大盜嚴之傑,你信不過桓林,連我也信不過?賊子惡行曝光,便拒捕傷人,桓林將之擊殺是順天意,合律法,你膽敢挾私報複,胡亂捉人?!”
此行郿縣查案,二聖並未安排狄仁傑前來,劉訥言見他突然出現,臉色微變,“狄禦史,今次審理明崇儼一案與你無關吧!”
狄仁傑從懷中取出一道聖諭,朗聲說,“二聖聖諭,接旨。”
劉訥言愣在當場,眾人齊齊行禮接旨。在唐朝,接聖旨無需下跪。
狄仁傑對著聖諭高聲說,“狄仁傑此行查實明崇儼一案,有專查之權,不受任何節制。”
他將聖諭交到劉訥言面前,緩緩的說,“劉長史,明崇儼一案,還有鳳翔府五宗滅門慘案的禍首就是郿縣折沖府折沖都尉張崇,首惡已伏法,郿縣折沖府的一幹從犯我會立刻著人緝拿,案宗,我也會如實上報二聖。”
既是天皇、天後有聖諭令狄仁傑查案,劉訥言無言以對,這個啞巴虧只能活生生的嚥了下去,領著一眾東宮六率的衛士悻悻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