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以為這話兒是一群權貴、富豪家的女人在無病呻吟,現在來看,還真是這麼個理。至少,芷茗這個身份低微的丫頭,也比薛鶯要自由多了。
桓林對薛鶯的遭遇生出難以抑制的憐憫,幾乎就想回頭再去逗逗她開心,至少陪她多說會話,但,轉念又自我否定了這個想法,“我桓林是個生意人,又不是街道辦的婦女之友。按照生意法則來說,這筆買走私軍火、白粉的危險系數只高不低,收益頂天了就是和美人幾夜春宵,風險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這種沒開做就虧了七、八分的生意,傻子才會做,罷了!”
他在內心強行說服了自個兒,頭也不回的走了。
次日清晨,桓林特地前去向桓鐵申請了提前發放月餉。
桓鐵是個見風使舵的,門客管事的局面十分的不明朗,更涉及到內院幾個郎君之爭,他是誰也不得罪,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同意了桓林的要求。
桓林又令幾個雜役去門客院子傳令,明日提前發放本月門客的月餉,須本人親自前來,一旦過期不領,便留到下月再發。
桓彥範的回信是懸在桓林頭頂的催命符,一旦桓彥範的回信到了,要想再收拾何夫子、何雲,怕是要等老夫人、大管家回府再做定論,自己這個管事十之八九就要泡湯了。
必須速戰速決!
他擔心門客們還是不敢前來,便祭出了發薪水的大殺招,門客也要養家餬口,不愁這些門客不來領取月餉。
再過一日,桓林選擇發月餉的地點,並不是在尋常所在大亭子,而是在門客學習的堂屋。
天還未亮,離發放月餉的時辰還有一個時辰,桓林已坐在堂屋裡,撫著面前擺滿的銅錢,足足有幾十貫。
堂屋外突然傳來了動靜,馮小寶領著十來個縣衙的衙役,趁著夜色進了堂屋。
馮小寶指著來的胖衙役,給桓林互相介紹,“這是捕快班頭役,吳老六;這是桓府的管事,桓林。”
寒暄了幾句,吳老六直接切入正題,“桓管事,桓府有人作奸犯科,以前都是府裡自行處置,這次為何驚動衙門?”
桓林笑著說,“桓府身為名門,更應遵守大唐律,怎能濫用私刑,是吧!”
他沖馮小寶使了個眼色,馮小寶搬出了五條錢串子,足足有五貫,放在老六身前,“多多擔待,事成之後,還有十貫。”
吳老六見這麼多的賞錢,臉上的肥肉笑得堆在了一起,連連說,“桓管事太客氣,太客氣,桓管事這次準備辦水案,火案,還是鐵案?”
桓林一時沒明白這些衙門的黑話,愕然問,“什麼是水案,火案,鐵案?”
吳老六忙解釋說,“水案,就是大罪化小;火案,就是小罪重罰;鐵案就是依律判罰。”
這尼瑪衙門果然是黑,幸虧當時沒被薛鶯送到衙門去,被人吃了還不吐骨頭的,桓林想了想說,“我們今次不要徇私枉法,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以案情如實定罪!”
吳老六遲疑著說,“那就是鐵案了,既然如此,桓管事何必送出如此大禮?我,無功不受祿啊!”
桓林沉聲說,“我只有一個要求,從速火速辦案,一旦查實案情,半日之內我就要衙門的判案文書。”
時間就是效率,桓林必須要在大郎君桓彥範的訊息傳到桓府之前,將這案子辦成鐵案,將何夫子等人送交衙門。縱是大郎君親自回來,也已是板上釘釘,徒呼奈何。衙門的工作作風他是知曉的,拖延個十天半個月的也屬常事,若遲遲不下判案文書,夜長夢多,就還有變數。
吳老六這算是聽明白了六、七分,連連應了,“這個管事放心,縣令不在衙門,韓縣丞年歲已大,等著致仕,所有大小案件,經我吳老六的手報給縣丞就能定案。”
桓林令老六帶來的一眾衙役躲在堂屋後面的書屋裡,並安排了一個專門記錄案情的小吏,等著案情一旦水落石出,立馬就出面抓人。
這是桓林第一步計劃,若交由桓府內部處置,怕是又要橫生枝節,只有送官公辦,將何夫子、何雲的罪行在陽光下曬曬,才能堵住桓彥範、芷茗這些人的嘴。
桓林安頓了吳老六,又問馮小寶,“何夫子、何雲貪贓的錢查到去向了?”
馮小寶呵呵一笑說,“這根本就不用查,何夫子全放在管事院子的書房了,至少堆了半個屋子,外面還用書架和幾百本藏書遮擋,哈哈!”
既然找到了何夫子藏匿髒錢的地兒,何夫子這次是插翅也難逃!
桓林站在堂屋的木門邊,望著露出天際的一抹黎明陽光,與何夫子、何雲的最終對決,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