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四爺聽後極為高興,甚至還有興致賣個關子。
“這人,暉兒你也認識。”
“哦?”
見自家兒子一臉不解,胤禛微微揚了揚眉,這才笑著開口道:“這些都是你二伯前些時日使人送來的,其中一些記載極是有趣,怨不得這人常年不歸,想來也是有些樂不思蜀了吧!”
弘暉坐在一側,見狀同樣笑了笑,從宮人手中將溫好的茶水奉上,這才溫言著道:“去歲方才得見,孩兒只覺二伯越發舒朗了,聽太醫說,身子比之之前也好了許多。想來這些年出去走走卻是極好的。”
“是啊………”
不知想到了什麼,年長的帝王面上帶了些許悵意:“你二伯他其實並非是個樂於困守一處之人,尤其是紫禁城這四四方方的天。早年皇阿瑪四處巡遊,雖然二哥不曾言說,但朕知曉他亦是極想同皇阿瑪一道的。”身為太子,自是不能有過於明顯的好惡,因而這一點怕是除了胤禛這個極為親近的弟弟再無旁人能察覺。就連先帝,早年也只頻頻贊嘆太子德才兼備,數次監國理事讓皇帝再無後顧之憂。
及至後來,皇阿瑪倒是樂意走哪都將太子帶在一處了,然那時怕是比之紫禁城還不如。其中幾分監視,幾分忌憚怕是連皇阿瑪自己都不清楚。
“不過現在也好,如今各項交通通暢,便是在外,也不擔心二哥不夠舒適自在。”胤禛略顯蒼老的面容上帶著些許釋然。一旁的弘暉不由有些心疼道:
“皇阿瑪您這十幾年來不也未曾出過紫禁城嗎?”
胤禛不在意地笑了笑:“如今不比先時,因良種之故,江南早已歸心,連蒙古各部,這些年也多仰仗清庭,不敢有絲毫忤逆之舉。既是如此,朕何苦走上一遭,勞民傷財無數。”
下意識撥弄著手中的碧玉佛珠。
“弘暉啊,你要記住,為君者,最該學會的便是剋制己欲,任何時候,都莫要將一己之私淩駕於天下萬民之上。一代帝王,在無法掌控自身慾望之際,便是昏庸無道之始,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望我兒引以為戒。”
“兒臣謹遵皇阿瑪教誨,只比之皇阿瑪,兒臣還差之選矣。”重重跪在地上,弘暉沉聲道,非是恭維,一切皆出自弘暉本心。
“我兒莫要妄自菲薄。”
看著下首神色清明地兒子,雍正面上愈發輕鬆了些許,常年緊緊擰著的眉梢也緩緩鬆了下來,帶著一絲輕嘆道。
“就前些時日,在朕失去最後一絲理智倒下之前。朕以為是會恐懼,遺憾,甚至不甘,但事實上朕當時心下卻是一片清淨。”
“那是因為朕有你,還有弘曦,因為心中知曉便是朕不再了。這大清江山也一定能在你二人手中繼續安穩。”伸手在對方肩上重重地拍了兩下,胤禛絲毫不掩飾眼中地贊許。那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最大肯定。
弘暉手心微微顫抖。
而醒來後看著自家兒子的種種動作,淩厲果斷,更加讓胤禛明白,自己的決定並沒有錯。
“暉兒,皇阿瑪年紀大了,很多事比不得你們有魄力,朕知曉你心中有諸多想法,這會兒朝廷內不識時務的滿洲舊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暉兒要做便放手去做吧!這天下終歸是要交到你們手中!”
“兒臣必不負皇阿瑪所託。”微哽了片刻,弘暉略帶單薄的聲音卻是擲地有聲。
雍正十三年五月。雍正帝親遣官員祭告天地與太廟社稷。同年六月,太子弘暉於太和殿加冕,正式登臨帝位。年號璟泰。
弘暉一身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袞服,紅絨結頂,在眾宗氏大臣高呼之中,璟泰元年正式拉開了新的篇章。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217 07:58:16~20230218 09:22: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興笑暖冬 30瓶;九九 10瓶;葉落憂然 2瓶;全子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