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窗戶關緊了吧!”
“看看,嚴嚴實實的。”
大灶不敢炒菜,都是燒燒水,做飯就是用的這個小泥爐,煮飯,炒菜都是小泥爐,窗戶和門都是關的緊緊的,不會有味道溢位去,比較安全保險。
宋洪兵夾到一塊瘦肉,大寶和梅子一樣,都喜歡吃瘦肉,他把瘦肉放到大寶的碗裡,“快吃吧。”
大寶也夾起一塊大肥肉放在宋洪兵的碗裡,“爸爸,辛苦了,吃吧。”
宋洪兵苦笑不得,這孩子現在越來越調戲老子,故意的吧,好大一塊肥肉。
不過肥肉,他也不討厭,吃就吃,別人還吃不上呢。孟紅梅不管他們父子的之間的互動,自己看戲就好,都不會吃虧,大寶越長大越聰明。
隊裡食堂吃的野菜窩窩頭,和見得到人影都大碴子粥,還刺拉嗓子。
就這樣還是方圓幾十裡吃得最好的,還多村裡吃的更差,剛開始成立食堂的時候,一些隊裡剛開始吃食堂的時候,大吃大喝,糧食迅速變少,還沒等幹旱,糧倉裡面的糧食,都已經空了。看到現在這樣,很多隊裡都暗暗叫苦,就今年這樣的,夏收,秋收,糧食豐收的機會很少,今年吃啥啊?
很多隊裡的隊長會計都已經著急起來,他們現在嚴格控制糧食。
婦女們帶著孩子每天沒事就去山上挖野菜,自己挖的教到食堂賺工分,孩子們挖的帶回家,一大隊的百姓,家裡都有存糧,每天在家裡用陶罐悄悄做點吃的,有老人們的提醒,每家都不敢糟蹋糧食,一天在家裡補一餐,食堂就兩餐,早上一餐,下午五點一餐,遇到農忙時還是三餐,但是回到自己家裡,家家戶戶會加餐一頓。
孩子們的和老人的精神面貌都不錯,村裡的人也不怎麼出村串門,走到外面看的到外邊很多人都瘦的很。
孟紅梅這幾年和燕京孟家相處的不錯,她上次寫信過去了,讓孟家半年寄一次口糧。
記憶中大食堂會吃到明年,孟紅梅想著自己到燕京去看看。
“三嫂,在家嗎?”
“在呢,小妹進來。”
“哎。”宋佳琪現在在西京讀高中,現在放暑假。
“三嫂,我給大寶做的一個書包,暑假放完,他就要讀書,到底在哪兒讀。”
“就在這裡讀,我們都在這裡,不去燕京,去那麼遠,我和你哥都不在身邊,我們不放心。”
“也是,我也不捨得大寶去那麼遠的地方讀書。”
宋佳琪很喜歡大寶,帶的也多,有感情。她做的書包,也是斜挎包,不過上面還繡了閃閃紅星,還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個字,手藝不錯。
大寶其實有書包,不過小家夥抱著小姑送的書包,高興的說:“謝謝小姑,我很喜歡。”
“喜歡就好。”
如果說外邊是沒有收成,太平村就是略有餘糧,上交國家的以後,還能留點,這就叫略有餘糧,可是要供全村的老少一起吃,顯然是不可能的。
夏收的時候,就是孟紅梅也幫助一起曬穀子。不期望工分,但是能盡點心,不擔心下雨,就擔心不下雨。
豔陽高照,戴著草帽也不遮陽,孟母在邊上看著閨女賣力的幹活,真是的,口糧不在村裡來幫啥,不累啊,她看著就心疼,“梅子,累不,趕快休息一下。”
曬場到處都曬滿穀子,還要人時不時的翻動一下,一邊都能曬到。
拿起一邊的舊毛巾,孟紅梅擦擦汗,“不累,娘,你休息一下。”
“你看看你,曬的像個黑炭一樣,還不是幹活曬出來的。”
當孃的心疼閨女,旁人也沒得說,曬場也在村中心,遠遠的看見有人騎著腳踏車過來,大家都不認識,騎車過來的人,停下車以後找人問情況,“大姐,你們隊裡,今年收成不錯啊!”
孟紅梅立馬警覺起來,應該是鄉裡的幹事下來暗訪來了,就是怕隊裡虛報,說顆粒無收。她撞了撞自己娘,孟母也不蠢,明白了過來,在要問答的女人身後,拉了拉她的衣服,女人也警覺起來,“唉喲,那有什麼收成,前面的麥子一畝五十斤都沒有,就水田好一點,可是水田也就好那麼一點點,要說吧,穀子本來就比麥子重,看著好一點,都是假的。你看看,看看,村裡的水田都收割的差不多了,就這麼點穀子,還沒有曬幹,曬幹了還不知道能有多少。”
其實糧倉裡面已經有一半糧食曬幹入倉,只要他不查糧倉,就沒事。
穿白襯衣的男人,一身衣服都是舊舊的,但是齊整,看著是個講究人,他微皺眉頭,心中暗思:要是情況是真的,可就不好辦了。今年的上交還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他就是負責一大隊和二大隊的上交問題,他剛才也去二大隊看過,情況比一大隊還要差,看樣子完成上交真的很困難。
停好車子朝水田走去,看看田裡的情況,希望沒有騙自己。
招來一個在附近路過的孩子,“狗蛋,快去找兵叔叔,就說鄉裡有人來暗訪,查糧食産量,你要比剛才騎車的人先到,知道不。”
“嬸子,知道的,看我的吧!”
狗蛋一陣風似得飛奔水田那邊去,狗蛋他們一群孩子都在收割後的水田撿落下的稻穗,每個孩子不是小背簍,就是小籃子,水田收割前就已經不再灌水,田裡幹幹的,就是三歲的孩子也可以跟在後面撿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