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五十四、吃月餅思念家鄉 講傳統感激大娘
鄭兵過著流浪的生活,他靠揀破爛,得到的那一點錢買食品吃,是填不飽肚子的。他還是和其他流浪者一樣也要揀一些別人吃剩下的東西吃。每當他把揀的東西放到嘴裡時,咽不下去,他就拿出來看看,認為可以吃,他又放在嘴裡再吃,有時候一點食品要從嘴裡拿出來多次,反複看,才能吃下去,也就是實在餓極了,才下狠心吃下去。就是吃到胃裡,有時還要吐出來。以後他採用唯心的置換法,欺騙自我,安慰自我,就是把他揀到的食品放在一個比較幹淨的地方,他離開食品,過了一會之後再吃,他就認為這個食品不是原來由垃圾裡撿來的那個食品了,而是一塊經過置換了幹淨的食品了,這樣的食品他吃到胃裡,就覺得安全了,就不反胃,就不吐了。
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有位姓張的大媽看他可憐,給他一塊月餅,對他說:“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凡是在外邊的人,一般來說都回家過團圓節,你有家嗎?以後一天比一天冷了,在外邊不好過呀。”
鄭兵眼淚在眼圈上轉,深深地向大媽鞠一躬,就離開了那裡。他想家、想父母、想女兒也想妻子,他們都在那裡?家在那裡?他不知道,他明白這裡不是家,必須離開這裡找家去,走到紅旗庫是他第一次問路,“去黑南縣怎麼走?”他問在他身邊的人。那人反問:“你到黑南縣做什麼?”鄭兵說:“那裡有我的家,我出來很長時間了衣服在游泳時被人拿走了,錢也被人拿去了,所以我才成為這個窮樣子,連買票的錢都沒有,只好步行回家。”那人說:“很遠哪,你就一直往東北走吧。”
他離開了大公路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兩旁地裡的莊稼已經成熟。高粱已經紅米,玉米秧子雖然很綠,但是其腰間的棒子已經是黃皮了,這些現象標誌它們成熟了,等待著人們的收獲,大豆的葉子已經落地,密密麻麻的豆角裸露著,急等主人下鐮刀收割,這是農民的金秋季節。
秋高氣爽,觸景生情,鄭兵被感染了,被觸動了,情緒高昂,自我感覺清爽,感到自己的存在,他看看四周環境,看看自己,這是那裡?我怎麼在這裡?他恍惚知道自己有過病,怎麼到這裡來的不十分清楚。他想起當兵的時候種地,到了秋收的時候就是這樣子,那時指導員動員大家仔細秋收。每粒糧食都有同志們的汗水,要做到顆粒還家。連長帶領大家在地理勞動,收完了糧食收秋菜,收到的蘿蔔用汽車拉,同志們在勞動中吃點青蘿蔔、胡蘿蔔既解渴又解餓。
這時他覺得餓了也渴了,想吃又青又脆的大蘿蔔。鄭兵這種有意義的回憶,這種自覺的心理活動,證明他的記憶是存在的,他的思維有些問題是合理的,這對他來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這是他生命之中的金秋之季。
他愉快地喜氣洋洋地向前走,到一片花生地跟前,他站住了,原來是看到地裡長了幾個大蘿蔔。看花生的老人走到他跟前,見他沒有拔花生也沒有拔蘿蔔,只是看著蘿蔔出神,老人已經看出他是想吃蘿蔔,於是便說:“小夥子想吃蘿蔔嗎?”鄭兵說:“我沒錢。”老人將蘿蔔拔出來送給鄭兵說:“不要錢”鄭兵接過蘿蔔說聲“謝謝”繼續向東北方向走。
走過村莊又是一片莊稼地,天黑了就在柴草堆的旁邊睡覺,天亮了繼續向東北走,餓了找點蘿蔔、茄子、瓜果、之類充饑,有時到村裡的人家要點飯和水,鄭兵覺得在鄉下比在城裡好,尤其是睡在草堆裡比睡在水泥地上暖和。
有一天,他走進一個村子裡,又饑又渴,他見到了一位老大娘,向前敬禮說:“大娘,有水嗎?給我一點喝可以嗎?”老人家看到這個年輕人很有禮貌,就說:“有,有,喝一點水咋還不行呢,來吧,到我家吧。”
鄭兵恭恭敬敬地跟著老人家進到一個農家小院,院子裡有雞還有鵝,大鵝見到生人來了,仰著頭,抻著脖子,鵝鵝的叫。顯得農家小院很有生活氣息。鄭兵走進東屋,站在地上,老人家給端來一碗水,鄭兵喝了。
老人家說:“你餓了吧?你坐著炕上,我給你拿飯去,你在我家好好的吃頓飯吧。”鄭軍真實的餓了,老人家叫他吃飯,是對他最好的安慰,最高的獎賞。他順從的坐在炕沿邊上,等待吃飯。
老人家沒有首先端飯,而是在炕上放了一張飯桌子,然後在桌子上放有大醬、蔥葉子、蘿蔔葉子,一盤黃瓜拌幹豆腐,還有一碗高粱米飯。老人說:“你慢慢吃吧。”鄭兵按照老人說的慢慢吃,他吃一口飯,就慢慢的津津樂道的吃一口大蔥葉子粘大醬。他沒有吃黃瓜拌幹豆腐,他認為叫他慢慢吃,可能是等人吃飯,既然是等人吃飯,就把好菜留下來給人家吃。一會的功夫,老人家端來一盤新炒的雞蛋和一個大鵝蛋,放在桌上,叫鄭兵吃。鄭兵說:“等一等吧,還有人吃飯嗎。”老人說:“沒人吃飯,這些都是給你吃的。”
太陽已經落山了,張大爺回來了,鄭兵還在吃飯,張大爺很幽默,他沒有看看吃飯的人是誰,而是首先看桌子上的菜,一進屋他聞到了炒雞蛋的香味,他嘻嘻哈哈的說:“老婆子,今天是刮的什麼風,你大發慈悲啦,為你親愛老頭我炒雞蛋哪?”
老媽媽笑哈哈的說:“老頭子,美的你,你摸摸腦瓜們,有沒有那段福氣,我哪有功夫給你炒雞蛋,我是給咱們的孩子炒雞蛋了,不過你沾光了,給你留一盤,就酒吃吧。”
老頭兒進到東屋看到鄭兵,因為屋子比較暗,張大爺看不清這個大高個有多大年齡,張口就說:“老太婆,你也沒有照照自己,我們哪來這麼大的孩子呀。”
鄭兵知道這個老頭就是這家的男主人了,於是他恭恭敬敬立正敬禮,而後說:“大爺好!”老頭見鄭兵舉手敬禮的標準姿勢又聽他叫大爺,心中有數了,他可能是當過兵,他的年齡一定不大,我老漢是個老兵,可以當他的大爺了,他馬上就說:“同志小子,你是打哪來呀?我怎麼不認識你呀?”老太太說:“你這個老頭子,見了面不就認識了嗎。”老爺子說:“對對,見了面就認識了,老太婆,你就點燈啊。”老婆子說:“忙啥呀,一會電燈就來了。”鄭兵說:“大爺你坐炕上歇一歇吧。”老爺子說:“好好,電燈來了咱們吃飯。”
鄭兵說:“我吃過了,大爺你慢慢吃吧,我要走了。”老頭說:“別,你還得陪我喝幾盅。咱爺倆第一次見面,不喝酒怎麼行!”
鄭兵想我離開家以後就沒有喝酒了,真想痛痛快快喝一次酒,又一想自己現在是流浪漢,哪有資格與老人家碰杯對酒啊,於是他說:“大爺,您老和大媽一起喝吧,我就不打攪了。”
老大爺說:“同志小子,你當過兵吧,”鄭兵說:“當過兵。”老大爺興致勃勃的說:“好,我是老兵,你是小兵,多年來,我就盼和戰友一起喝酒,今天你來了,你雖然沒有到過朝鮮戰場,我們當兵的都是戰友啊。同志小子你說是不是啊、”
鄭兵說:“您是革命的老前輩。”老大爺說:“不,不是的,我不是革命的老前輩,我的團長是長徵過來的,他們才是革命的老前輩呢。我,我們不行啊,我們現在有吃有喝,是老前輩的流血犧牲打出來的。”停了一會老漢接著說:“現在我們吃的是大米白麵,革命的老前輩他們吃的什麼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時期,那時候能吃到南瓜湯都不錯了,紅軍長徵過草地吃樹皮、吃草根,連皮鞋、皮帶都吃啊。在陝甘寧革命根據地能吃到小米、黑豆就是改善生活。抗美援朝志願軍是一把炒米一把雪堅持戰鬥。唉!年輕人,革命老前輩打下來的江山真不易呀,我們的勝利是用他們的生命、血和肉換來的。”
老媽媽斟滿了酒,送的老漢面前,對老漢說:“老爺子,菜都涼了,你和孩子喝酒吧,一提到老革命你就振振有詞,沒完沒了的說。”
老漢順手接過酒杯,像是大夢初醒,連說:“啊,啊,喝酒,喝酒。”老人家每當想到或者提到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時,他就非常激動,有時他獨自流眼淚,有時候他放聲痛哭,特別是想起他犧牲的戰友時,他一夜一夜不能睡覺。今天幸虧老媽媽及時提醒和有鄭兵在場,老爺子才沒有繼續向下說……
鄭兵端起酒杯說:“大爺、大媽,我借花獻佛,敬二老一杯,祝兩位老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大媽連忙說:“我不行,我不能喝。你大爺能喝酒,你跟你大爺喝。”老爺子高興的說:“喝,我一定要喝。我說老太婆啦,孩子敬你的酒你得喝呀,人家孩子稱你是佛呀,還祝你長壽,平時你一天忙忙叨叨的哪有這樣的好事呀,這一杯酒你不喝可就虧了。”
鄭兵說:“大媽,您先喝,”老太太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老漢說:“好,”隨後也一飲而盡。老爺子酒興大發,連連幹杯,他與鄭兵都喝醉了。
推薦五十四章:
鄭兵知道這個老頭就是這家的男主人了,於是他恭恭敬敬立正敬禮,而後說:“大爺好!”老頭見鄭兵舉手敬禮的標準姿勢又聽他叫大爺,心中有數了,他可能是當過兵,他的年齡一定不大,我老漢是個老兵,可以當他的大爺了,他馬上就說:“同志小子,你是打哪來呀?我怎麼不認識你呀……”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