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五. 鄭老漢橋下尋兒 老黃牛水中救主
有一個多月沒下雨了,大地裡禾苗的葉子都卷著,有的下邊葉子已經枯黃,黑悠悠公路上曬出了油,踏上去軟綿綿地,還有些粘腳,汽車飛快地駛過去以後。遠方有一老人,頭戴舊草帽,上身穿著白地藍道的短袖襯衫,下身穿著灰白色的褲子,腳穿著綠色的解放鞋。揹著黑色的旅行包,拄著一根木棍,艱難地走著。走到一棵樹下停住了腳,一邊擦汗,一邊費力的向四處張望,仔細地搜尋他要找的目標。從他那失望的眼神中看出他那苦惱焦急的心情。他長出了一口氣,“咳”又開始了他那艱苦的行程。
這個老漢就是鄭維,三天前他兒子鄭兵自己乘機逃離他的視線,遠走他鄉了。這樣一來可苦了鄭維老漢。他在城裡苦苦找了三天三夜不見人影,回家不想告訴老伴,怕她經不起兒子失蹤的打擊。因此,千斤重擔他要一個人承擔。
他讓女兒照顧好她的媽媽,三兒子鄭強家裡矛盾突出,精神和經濟都有壓力,暫時也不能對他說。他只是對大兒子鄭軍交了底,告訴他要全力以赴找鄭兵。他對鄭軍說:“鄭兵身無分文如果他要回來必然是走回來,你找他要走鄉串戶的找。咱們的分工是:你從咱這裡向省城方向找。我由省城向回找。
鄭維坐火車去省城,他在火車上聽說在城西的三孔橋下有一個人,這個人可能是精神上有毛病。他下了火車就奔城西而來。他連日操勞,心急如焚,在炎熱的太陽底下行走十分艱難。
這時,一輛由老黃牛拉著的花軲轆大車,慢悠悠地從老漢身邊而過,趕車的人是六十多歲的老婆婆滿頭白發,滿臉皺紋,身穿白汗衫藍褲子。“馭”!車停住了,趕車的婆婆對老漢說:“老人家坐車吧?”老漢抬頭一看,趕車的人是位老婆婆,年記不算小了,很是精神,睜大眼睛望著他,等待著回答。老漢沒有直接回答是否座車,而是問:“前邊有橋嗎?”“是有坐橋”老婆婆肯定的回答。“橋下有一個人嗎?”“是有人啊。”老婆婆接著回答。“哪個人是什麼樣子?”老漢急忙的問。老婆婆想了想說:“那個人很高的個子,青瘦的面孔,大眼睛,高鼻樑。看樣子有些時間沒有理發了。”
老漢聽到這裡再也站不住了,急不可待的一邊往車上爬一邊急切的問道:“還有多遠?”老婆婆看他已經上了車,手中的鞭子一晃喊了一聲:“駕!”牛車軲轆轆的向前走了。老婆婆懷著疑慮的心情問道:“是找人嗎?”老漢點點頭,面對老婆婆說:“找兒子鄭兵。”
到了橋頭車還沒站穩,老漢急忙下車,沿著提坡滑到橋下。老婆婆將車停在路旁,也跟著來到橋下。這是一坐南北走向的三孔橋,只有中間那孔有水,在南邊那個橋洞裡鋪些柴草,像是有人住過,地面上有些參花牌的煙頭,還有一個眼鏡,老漢從地上揀起煙頭和眼鏡,翻來覆去的看,看著看著一種複雜的心情,浮在他的臉上,自言自語的說:“這是他吸的煙,這是他的眼鏡,是他,是他,一定是他,找到他了,可找到他了。”老婆婆問:“你認識他?”老漢說:“認識,這是兒子鄭兵,你看這眼鏡。”說到這拿起眼鏡一看,只是一個眼鏡筐,鏡片已經沒有了,地面上還有幾滴血。老漢喜悅的心情一掃而光,接著而來的是緊張驚慌,連連地說:“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
在這樣種情況下,老婆婆沒有說什麼,只是不停的仔細地觀查橋上下的情況,認為這裡發生過打鬥,先是由遠處拋石塊向這裡打,然後又到橋下來打,把眼鏡打壞了,把人打傷了,看樣子是幾個人打一個病人。像這樣的情況,過去也曾有過,幾個不道德的人,挑逗毆打精神病人。老婆婆越想越氣,越氣越想,想著,想著,眼前出現了女兒的帶血領巾,丈夫的帶血煙袋,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暈過去了。老漢見她倒在地上,急忙給他摸脈,然後,一面用手指壓她的仁中xue,一面大聲呼喚:“醒醒------”老婆婆慢慢的睜開眼睛,長出了一口氣,望著老漢說:“你救了我,謝謝。”老漢說:“謝天謝地你總算是回來了。”接著將手裡的水壺遞到老婆婆手裡,老婆婆慢慢的坐起來,接過水壺喝了一口又還給了老漢,他接過了水壺心想她是為我的事暈倒的,不能不管,於是也坐在地上,等待她身體好轉,同時也等著自己找的人。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婆婆說:“我要回家了。”老漢幫助婆婆上了車。問:“家在那?”婆婆:“向前走吧。”老漢牽著牛的韁繩向前走,牛車過橋之後老漢也坐上車,黃牛拉著車向回家的方向走,車到靠山的王屯,村邊上的一個獨立小院門口停住了,婆婆下車開門,將車趕到院裡,卸了車。婆婆請老漢屋裡邊坐,這是一明兩暗的三間平房,老漢坐在西屋的八仙桌旁,婆婆端來一杯水遞到老漢手裡。“你先喝水,我做飯。”老漢站起來說:“你到家了,我該走了。”“到那去?”“橋下找人。”老漢走出了門。向來的方向走去。
太陽已經落山了,天漸漸的黑了,大路旁的人行道已經看不清了,他只好靠向大路中心走,時而過一兩輛汽車,車燈把路照的通明,汽車過後眼前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他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前走,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雖然心裡非常著急,也不得不放慢腳步摸索著向前走。走到橋頭仔細聽聽沒有動靜,他就連摸帶爬的到了橋下,又認真的搜尋一遍,確實沒有人。此時,他兩眼冒金花,全身無力,靠著橋墩就坐下了,默默地等待兵的到來,嘴裡叨唸著怎麼還不來------
婆婆回到屋裡,一邊做飯一邊想,本想幫他,反到讓他將我送到了家,連口水也沒喝,就走了,咳,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找兒心急呀。她做好了飯菜,自己也吃完了,裝了飯盒,套上牛車,又出發了。
婆婆坐在車上,不用自己看路,全憑老牛拉著車向大橋方向走,牛車走到橋頭停住了,她來到橋下,聽到老漢說怎麼還不來……怎麼還不來,過了一會又聽到笑聲,她走近老漢身邊,突然被老漢抱住了,婆婆越是向後脫,他抱的越緊,嘴裡叨唸咱們回家,咱們------
老漢流出了興奮的淚花忙問:“你怎麼才來?和我一起回家吧。”他滿以為抱住了自己的兵,心想一家人的心願實現了。接著他又說:“兵啊,你為啥要走啊?你媽的眼睛都快要哭瞎啦。”
老婆婆說:“我不是兵,你做夢了把?”老漢急忙把手放開說:“明明是兵來了,他還要走我才緊緊地抱住他,”婆婆說:“我已經來了一會啦,你睡覺哪,沒有打攪你,當你的兩隻手在空中劃拉時,我扶一扶你的手,這不,就把我抱住了,越躲你抱的越緊,緊的我都快出不來氣了。”婆婆捏亮手電筒,照在竹筐上,取出一盤烙餅,一盤炒雞蛋,一瓶錄豆湯。對老漢說:“你先喝點湯,然後再吃餅。”這時,老漢覺得又渴又餓,喝口湯之後,接著拿起餅就吃,吃完餅喝完湯,才臺起頭來對婆婆說聲謝謝。老漢說的是心裡話,是真心的感激她。婆婆說:“看您,還見外了,像你這樣大的年記在外邊找兒子多苦多累啊,真是看你又可憐又為你著急呀,能夠早一天找到他就是早一天救他的命。”老漢聽到這裡連連點頭,說:“是啊,是啊,是救命啊,他身無分文,在外邊吃什麼,喝什麼?”說到這裡眼淚就流出來了,喉嚨裡像是堵上一塊東西,再也說不出話來了。婆婆說:“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我還是要說你別太累了,別把身體託跨了,是不是先回到我那裡休息,明天再找?”老漢搖搖頭說:“不啦,我要在這裡等他,我是他爸爸,他不怕我,見到我是不跑的,現在我吃飽了,有本錢了能挺住,你放心的回去吧。”婆婆不再說了,自己趕著牛車回家了。
她回到家裡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老漢找兒子的酸甜苦辣,勾起了她的往事,原來她一家三口人,老倆口帶一個女兒,老婆婆名叫王華,他丈夫名叫趙成女兒名小蘭,家裡的經濟條件雖然不很富餘,但日子過的很甜蜜很幸福,可是現在呢,只剩下她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太婆了,兩年前女兒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她有個要好的男同學黃良也沒考上大學,倆人經常在一起學習,感情越來越好,直到發展到誰也離不開誰了,可是黃良的母親是做買賣的商人,只認錢不認人,對於兒子的女朋友是農村的姑娘非常反感,堅決反對黃良和小蘭的婚事。為此,他倆曾經在橋下抱頭大哭,去年七月七日小蘭上午出門一直到晚上也沒回來,一家人連夜尋找,七月九日下午在橋旁找到了小蘭的帶血紗巾。從那以後,一家人天天尋找天天哭,小蘭的父親不分白日黑夜的在大橋附近尋找,到後來夜間也不回家了,就在橋下睡覺,在橋下吃飯,那是最後一次給他送飯,到橋下一看只見煙袋不見人。
突然,一聲驚雷打斷了她的思路,意識到暴風雨就要來臨,雨後河水猛長,老漢在橋下一定很危險。於是,她就走出房門,到院裡套上牛車,穿上雨衣,趕車上路,剛走幾步就下起了漂潑大雨,她急急忙忙的趕黃牛向大橋方向走。
噼啪的下雨聲驚醒了老漢,他睜開眼睛一看,坡上的雨水已經流下來了,本想離開橋洞,因為雨太大隻好暫避一避再說。過了一會河水漸漸的多了,橋洞裡的鋪草已經飄起來了,他離開橋洞冒雨上河壩,壩高坡滑費盡了全身的氣力,也沒爬上去。開始用手拿石頭挖臺階,後來又用石頭墊臺階,仍然爬不上去。大雨不停的下,河水不斷的長,橋洞的水已經很深了,此時老漢只好緊緊地趴在河壩旁不讓河水沖走,等待著求生的機會。
牛車停在橋頭,婆婆下了車大聲喊:“老哥,老哥你在那裡?”喊了幾聲沒人回答,婆婆捏亮手電,在河壩上下的尋找,當她發現水中河旁有一人時,斷定是他,蹲下身來便問:“怎麼樣啊?能上來嗎?”隱隱的聽到“不能”,婆婆又說了一聲:“別動,你等著。”
她回到車前,解下老黃牛,牽到河邊將繩子套在牛頭上,留出來倆個頭,一頭系在自己的腰上,一頭拿在手裡,沿著河邊下到老漢身旁,將手裡的繩子系在老漢的腰上,然後一手抱著老漢,一手拉繩子指揮黃牛後退,隨著“倒,倒,”聲,將他倆拉上來之後,解下他倆系在腰上的繩子,鄭維老漢已經精疲力竭,渾身發抖動彈不得,老太婆想揹著鄭維到車跟前,她背不動,她把雨衣鋪在老漢的身下,連人帶雨衣一起拉,當到一個上波時,老太婆怕鄭維滾下去,他不是拉而是到下面去揍。由於用力太猛,老太婆滑倒了,滾到河裡,被急流滾滾河水沖走,說時遲那時快,在千鈞一發之際,老黃牛竄到水中,用牛頭馱起老太婆,隨著滔滔的河水向下游去。此時鄭維老漢急了,連爬帶滾到下游,乘老黃牛將老太婆拖到岸邊之際把她拉上河岸,然後他們倆人拉住老黃牛韁繩,老黃牛也安全上岸了。他們坐在雨地裡休息了一會,套上了牛車,回家了。
回到婆婆家裡洗悼身上的泥水,都換上幹淨的衣服。老漢躺在床上想著兒子現在何處?是不是也遇到危險了,有沒有人救助?想到這,他躺不住了,站起來就向外走,婆婆向前拉住他問道:“你到那去?”老漢說:“我找兵去。”婆婆又說:“外面還下著大雨,天還沒有亮伸手不見五指,你到那裡去找?再說你的身體已經很弱了,還在發燒,如果你真的出去,敢說走不多遠,你就得倒下去,大雨一澆,連冷帶餓,可就要了你的老命啦。”婆婆一邊說一邊拉老漢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