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五章 第四次戰役
雷擊作戰李奇微,東西兩線齊向北,
四次戰役來得急,東攻西防破勁敵。
漢江南岸打阻擊,五八高地太危急,
盤腸英雄劉保平,山頭轟炸像平地。
集中兵力取橫城,仨師未克砥坪裡,
大小之戰不輕敵,協同作戰保勝利。
第三次戰役結束了,彭德懷說:“面前兵力配置還是應該著眼春季攻勢的準備,爭取主動態勢;若以重兵配置防禦第一線,不利於部隊休整。”就在彭德懷判斷敵人無進攻我漢江南岸的企圖,僅僅過了三天,敵人就向中朝軍隊發起了全線的進攻。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李奇微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改變輕敵冒進的戰法。他在筆記本中看到:“第一次向鴨綠江的進攻從1950年10月25日遭到參戰部隊的埋伏,大規模的戰鬥從26日至11月3日,主力撤至清川江以南為止,歷時八天;第二次向鴨綠江進攻,從11月25日戰到12月2日,停止進攻,歷時八天;第三次中朝軍隊於12月31日晚全線進攻,戰到1月8日停止進攻,歷時八天。”這三個八天,說明瞭軍隊不具備長時間的戰鬥能力。在朝鮮戰場上,可以說他們是“禮拜攻勢”。他們的夜戰喜歡月圓,又是“月圓攻勢”。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籌劃的“雷擊作戰”開始實施。
美第九軍、第一軍持續向北發動進攻,我擔負防禦任務的50軍和0日,敵以十路兵力,在炮火、坦克、飛機的掩護下猛攻至光教山、修理山、上下紅川一帶,我50軍與敵激戰,反複爭奪陣地。而112師正面,美24師、騎一師英27旅等部在炮兵、坦克、飛機的掩護下以七路兵力向堂谷裡、楸谷裡、松溫村一線猛攻-----
1月28日,毛主席回電:------二)我軍必須立即準備發起第四次戰役以殲滅兩萬至三萬美李軍,佔領大田、安東之線以北地區為目標。三)-------五)第四次戰役後敵人可能和我們進行解決朝鮮問題的和平談判,那時的談判將於中朝兩國有利,而敵人想於現實恢複仁川及漢城南岸橋頭堡壘封鎖漢江,使漢江處於敵火威脅之下即和我們停戰議和使中朝兩國處於不利地位,而這是我們絕不允許的-------
七)中朝兩軍在佔領大田、安東之敵軍以北地域以後再進行兩個至三個月的準備工作,然後進行帶最後性質的第五個戰役,從各方面說來都比較有利。
1月29日,彭德懷在高階幹部會上傳達毛主席要求立即發起第四次戰役的指示,並進行作戰動員。
作戰部署:在西線以55師和38軍112師對敵進攻兵團予以堅強的阻擊防禦,由韓先楚副司令員統一指揮;在東線將敵人放至橫城、砥坪裡一帶,以鄧華副司令員統一指揮39軍、40軍、42軍、66軍,形成兵力優勢分割包圍敵人爭取殲滅敵一部,制止敵人西線進攻勢頭。由金雄指揮人民軍二、五軍團由平昌一帶出擊偽7師得手後,向榮州方向南進。
彭德懷在地圖上看到大田、安東的位置,已經靠近了三六線。他認為以疲憊之師,即使勉強攻到了預定的位置,已將成為強弩之末,再被以強大的陸海空優勢火力反擊回來,其後果不堪設想------三次戰役到三八線就停止了追擊,就是這個考慮。即使打到大田以後能休整三個月嗎?眼下我們的休整不是被迫停止了嗎?-----面前計劃撲充兵員尚未實現,尤其是第九兵團不能全部參戰。應該立即建議楊得志的十九兵團開赴安東,隨時準備調赴前線。於是,他草擬給毛主席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