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二 西南防線攔腰斷
迂迴大圍殲,貴東雄南關,
打下鵝翅膀,敵線攔腰斷,
10月22日和29日,劉伯承命令第5兵團配屬第10軍以大迂迴的動作,出擊國民黨大西南防線最薄弱部位——湘西地區,爭取於11月15日攻佔貴陽,以截斷川黔境內國民黨軍返回雲南的道路。
11月1日,第5兵團司令楊勇、政委蘇振華率領部隊直出湘西,向貴州發起進攻,揭開瞭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貴州是川、黔國民黨軍與白崇禧集團的結合部,貴陽是川黔、湘黔等公路的輸紐。佔領貴陽,可以割斷白崇禧、胡宗南兩集團的聯系,截斷兩集團退往滇、黔的通道,是北上川南,實現大迂迴、大包圍的關鍵
11月1日,5兵團由桃園出發,向貴州開進,相繼解放晃縣、玉屏、岑鞏等地區,然後乘勝西進,於7日到達貴東重鎮鎮雄關。
鎮雄關是黔東的門戶,是我軍向貴陽進軍必經的咽喉要道。其兩側有一處被稱為鵝翅膀的地方,有兩個海拔800米的高山,坡陡勢險,難以攀登。
第16軍46師138團5連連長任富月在當地老人指引下,冒雨前進,走險路、爬高山、攀絕壁,秘密繞到敵直接控制鵝翅膀隘口的一個連隊的側後,突然向其發起沖擊,一舉佔領了隘口及其附近的制高點。正面部隊也發起攻擊,進攻分隊強令被浮炮兵,調轉炮口向敵縱深射擊,命中敵彈藥庫,引起爆炸。敵人誤認為我軍主力已到其側後,頓時一片混亂,我軍乘勝佔領了天險鵝翅膀。
攻下鵝翅膀後黔東防線即被完全突破,在鵝翅膀西面第敵人主力,聞風而逃,駐紮在黃平、舊州的國民黨部隊,也連忙向貴州方向撤退。46師15日晨進到貴陽。
為了防止敵人逃竄,先遣支隊不怕疲勞,以日行75公裡的速度日夜兼程,於20日進至湄潭、蝦子場。21日10軍先遣支隊佔領遵義。
5兵團經過20多天的連續戰鬥,解放了貴州東部及東北廣大地區,將的大西南防線攔腰斬斷,割斷了胡宗南、白崇禧兩集團給聯系,從而打破了白崇禧集團西撤雲貴的企圖,直接威脅胡宗南集團南逃的通路,為圍殲四川境內國民黨軍隊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