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四 疾風驟雨戰天津
東西對進攔腰斷,先南後北全吃完,
強攻抓住陳長捷,十萬守軍連窩端。
天津防守司令陳長捷,將天津分三個防區,西北區由62軍擔任,東北區由68軍擔任,南地區由43師擔任,其餘部隊為預備部隊。各軍以天津環城工事為主陣地線,再向前加築各營各連的碉堡群據點,並構築交通壕、鐵絲網、鹿柴。同時掃請射界,大拆民房,拆下來的材料用來建築工事。來不及拆的房子,則用火燒掉。在城防線前沿,除了挖護城河之外,還有屋脊形的鐵絲網三道。碉堡群內都上足了糧食和水,以便死守。
我天津前線司令員劉亞樓,率領司令部來到天津西20裡的楊柳青鎮,司令部天天緊張的開會,對敵情、我情、地形等作了詳細的分析,以求在戰鬥中不出差錯。劉亞樓在地圖前久立,思維高度集中,高速運轉。謹慎小心不意味著桎梏想象,周密細致不意味著束手束腳,戰爭是鋼鐵與意志較量的藝術,是智慧與才幹凝結的藝術,是理想與犧牲澆鑄的藝術,是毀滅與新生交替的藝術,戰爭造就英雄,戰爭創造新世界。
1949年元旦,劉亞樓心中形成了大膽周密的作戰計劃,在司令部開會,他說:“平津戰役第二階段已經開始。華北兵團已經解放新保安、張家口、殲滅了傅作義起家的王牌三十五軍,卡住了傅作義兵團西串歸綏之路。我野戰軍先後解放南口、豐臺、唐山軍糧城,包圍北平並切斷平津聯系。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對天津的包圍。只要我們拿下天津,傅作義則陷入欲逃無路、欲戰無力、欲守不能的絕境地步。天津之戰在平津戰役的全域性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們肩負的任務是十分光榮和艱巨的。”他走到地圖前接著說:“尊著毛主席‘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的原則,根據敵人守備特點和天津地區地形特點,以及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並盡量使城市少遭受破壞的要求,我們決定將主攻方向置於天津市區中部。作戰方針是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肯骨頭。”這個方針的要點是首先求得東西貫通,以打亂敵人的防禦體系,攔腰斬斷。由於天津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城市,加強東西兩面的攻擊力量,就能迅速可靠地求得貫通。把敵人攔腰斬斷就能打亂敵人的整個防禦體系,又能自由地將兵力向兩翼擴充套件,這樣即不感到正面狹窄,兵力擺不開,也不致兵力分散。除了東西兩個主攻方向外,以部分兵力由南向北助攻和以小部分兵力由北向南佯攻。”
具體作戰部署:“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右、政委梁必業指揮第一、第二縱隊並配屬特種兵縱隊三分之二炮兵和20輛坦克組成西集團,為第一主攻方向,從天津西北和平門南北地區突破,由西向東攻擊;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政委吳富善指揮第七第、第八縱隊配屬三分之一炮兵10輛坦克組成東集團,為第二主攻方向,從天津東王串場、民族門突破,由東向西攻擊。東西兩集團在金湯橋會師,然後分向南北半城圍殲守敵,西集體向南;東集團七縱向南,八縱向北。第九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指揮第九、第十二縱隊之三十四師組成南集團為助攻方向,從天津南面尖山子地區突破,由南向北;另以西集體及東集團及野司警衛團在城北佯動,迷惑敵人。第六縱隊第十七師為預備隊。第十二縱隊主力位於軍糧城地區隔斷天津塘沽聯系,截擊天津向塘沽突圍之敵。”
陳長捷等人大肆進行反動宣傳,鼓勵士兵拼死惡鬥,頑抗到底。
12日20時,毛主席致電、聶榮臻,指出:“天津之敵如能接受你們所提限時繳械之條件,你們即可不經攻擊而佔領天津,如該敵不能接受你們所提條件,則你們應於適當時間內攻佔天津。”
天津敵人抗拒投降,我軍只有以戰鬥方式解放天津。
1月14日10時劉亞樓下令:“開始進攻!”10時50分天津城突破。攻擊部隊如狂潮怒濤湧進天津城內,展開激烈的縱深戰鬥。敵人分兵據守負隅頑抗,我軍各路出擊奮勇殺敵,巷鬥、街壘戰、白刃戰------在天津每個角落展開。戰士們有進無退,英勇無比。擔架隊、運輸隊川流不息,戰士打到那裡,他們就跟到那裡。
15日15時天津守備敵第六十二、第八十八軍等八個師13萬人全部被殲滅,陳長傑被俘。中國人民解放軍僅用29個小時,徹底打碎了敵人“大天津堡壘化”、“固若金湯”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