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 長沈不顧打錦州
自古山海咽喉地,顧慮東西敵,
長沈不顧打錦州,關門打狗創奇跡。
古稱錦州為山海要沖的咽喉之地,為了戰略決戰需要,毛主席一再告訴,決戰開始要先打錦州,不讓國民黨軍隊跑出東北,要把東北的國民黨軍隊消滅在東北。打下錦州就有主動權了,關起門來好打狗。
下定決心一定要攻下這座邊關大門,戰略重城——錦州。
錦州有國民黨部隊,盧俊泉第6兵團所屬93軍、新8軍等7個師,加上冀熱遼國民黨地方武裝共十多萬人。範漢傑親自坐鎮指揮。
蔣介石企圖以第17兵團司令候鏡如為首組織由54軍4個師和從華北戰場急調7個師組成東進兵團,在北海第三艦隊和空軍掩護下,從葫蘆島、錦西出發,一舉打到錦州城下,會同廖耀湘12個師組成的西進兵團,夾擊東北野戰軍於錦州城下,一網打盡,徹底解錦州之圍。
命令萬毅的第5縱隊在沈陽西北的彰武地區堅守待命;命令包圍長春鐘偉的第12縱隊向彰武地區急進。
命令攻下興城後的吳克華的第4縱隊迅速進入塔山一線,阻擊葫蘆島方面敵人的援兵。
塔山前有一個近百戶人家的小村莊,叫塔山堡。距離錦州30公裡,距離錦西10公裡,塔山東面是海,西面是白臺山、虹螺峴山。
塔山防線,東起打魚山,中經塔山,西到白臺山和虹螺山。其中白臺山以東是第四縱隊防線,由吳克華和政委莫文驊指揮。以西為司令員賀晉年、政委陳仁麒指揮的第十一縱隊和兩個獨立師的防線。
這兩個縱隊、兩個獨立師,一個炮兵旅,統歸第二兵團程子華司令員指揮。
要落實毛主席的在十天內外攻克錦州的作戰方針,必須死死地扼住塔山這個西大門。塔山雖小,命運攸關。因此,他命令吳克華死守不退!
四縱在10多公裡的正面上組織防禦,他們決定,以主要火力扼守鐵路橋頭、塔山堡、白臺山和高橋地區。在兵力部署上,以一個師和一個營為第一梯隊,另兩個師為第二梯隊,採用縱深的梯次配備。以便實施連續的反沖鋒,挫敗有海陸空聯合的三倍於我的敵人。
10月9日,錦州戰役打響。
東北野戰軍確定以第二、三、七、八、九縱,六縱十七師和炮縱主力,約25萬兵力攻打錦州。第二、三縱和六縱十七師,炮兵主力和坦克團,由三縱司令員韓先楚統一指揮,從北向南作主要突擊;第七、九縱,配炮縱一部,由七縱司令員鄧華統一指揮,從南向北同北面主突部隊對攻。八縱附一縱炮團,由東向西作補助突擊。
的作戰原則為:大膽穿插,各個殲敵,先吃肉後啃骨頭,求得首先殲滅西半城敵人。
敵人十分重視外圍堅守和經營,因此錦州外圍的戰鬥相當激烈,敵人憑堅頑抗,反複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