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篇 三大戰役大決戰
疾風暴雨驚雷起,萬馬千軍血灌地,
金秋已是開鐮時,決戰決勝千萬裡。
遼沈戰役關門打,淮海戰役定大局。
天津戰鬥攔腰斷,和平解放北京喜。
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後,敵人由重點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到1948年8月,敵我軍事力量的對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民解放軍由1946年6月的120萬人發展到280萬人,國民黨軍隊由465萬人,其用到第一線的只有170餘萬人。解放軍在戰鬥中,繳獲了大量的現代武器、裝備,建立了強大的炮兵等特種兵,提高了攻堅能力。部隊經過用訴苦、三查的新式整軍運動,加強了內部團結,提高了部隊的政治質量和軍事素質。解放區的翻身農民,保家、保田踴躍參軍,被俘的官兵,經過政治教育,紛紛參加解放軍。各地解放區相繼連成一片,有了鞏固的根據地,廣泛的人民統一戰線,更加壯大了人民的革命力量。
豫東、華東、晉中、中原、華北五路大捷,證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在運動的野戰中是無敵的,而且在陣地戰、攻城戰也是無敵的。濟南戰役是毛主席把秋季攻勢引向戰略決戰的起點。是大決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