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七 四打四平四不平
四平四不平,
大街血染紅,
趕走蔣匪軍,
人民享太平。
陳誠敗下陣去,衛立煌於1948年1月17日接任。他認為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必須堅持的戰略:擴充實力,穩紮穩打,固守要點,靜觀待變。他重點提拔了一批陳誠棄而不用的將領,重新進行了軍事部署,將各種武裝共55萬人,劃分三大塊,分別固守長春、沈陽和錦州。他認為目前東北關鍵是守住這三個據點,以沈陽為基地,不斷壯大,逐漸外擴,這樣才有希望奪回東北。為了這個目的,可以不再理會個別小城鎮的失守,因為慣用圍城打援,我們不去救援,他就無援可打了。
趁此機會,連續發起進攻,短短數日之後,沈陽以北就只乘下長春、吉林和四平三個孤立據點了。
1948年2月27日再攻四平。這就是四打四平。
一打四平,1946年日,蘇軍撤離的時候,黃永勝率三師主力北上。17日攻打四平,殲滅守軍及政府官員3000多人,佔領四平。
二打四平,1946年4月,杜聿明集中6個軍10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大炮、坦克的配合下“剿總”副司令鄭洞國親自指揮,於5月14日向四平發起新的一輪的全面進攻。18日夜22時30分,民主聯軍各部隊穿過國民黨軍隊未來的及封閉的缺口,分頭向後撤退。
三打四平,1947年6月4日到11日,集中7個師及5個炮兵營由李天佑指揮攻城。以17師機動、阻擊、打援。歷時半個月的攻堅戰,6月30日淩晨,民主聯軍撤出戰鬥。
四打四平,1948年2月27日,命令1、3、7縱和炮兵主力統一歸李天佑指揮,再打四平。
前一時期,陳誠為了保住沈陽,已將71軍軍部及87師89師調到新民一帶。四平只留下88師和保安隊總計19000人防守。軍長憂心忡忡地對88師師長彭鍔說:“現在的四平已經是一個沒有蓋上蓋兒的棺材了,就等共軍來釘釘了。”彭鍔雖然知道四平危險,卻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殺過來了。
李天佑指揮部隊清除四平外圍的一切敵軍,3月12日7時40分,總攻開始,解放軍1、3、7縱和獨立2師分別從五個方向突然發起進攻,不到一小時,各縱隊全部攻入城中,彭鍔驚慌失措,忙帶著部隊向東區收縮,意欲集中頑抗。13日晨,解放軍各縱隊將四平東北角死死圍著,一陣炮轟過後,各個部隊奮勇沖殺,守城敵人全部被殲滅,俘虜14000餘人。
鄭洞國指揮吉林部隊撤到長春,蔣介石令他防守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