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三 放棄海安
放棄海安
三路兩河交海南,鉗形攻勢來決戰,
粟峪識破敵跪計,阻擊轉戰保安全。
海安,東臨黃海,西通揚州、泰州,南達長江,北接鹽城、阜寧,貫穿南北溝通東西的三路兩河通榆公路、通揚公路、海安至黃梅公路,串場河、運糧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命令軍隊進攻蘇北,把攻佔海安作為第一步作戰的重要目標。企圖構成西至楊泰、東達海安的封鎖線,以鞏固蘇中南部佔領區,打通蘇中通向淮北的門戶。然後實現第二作戰計劃,與徐州南下部隊會攻兩淮,實現解決蘇北的戰略目標。他們認為華中野戰軍必爭海安。因此,他們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企圖一舉攻佔海安,殲滅華中野戰軍主力。他們防止被各個擊破,採取鉗形攻勢,正面不足15公裡,縱深5餘公裡,各旅靠攏前進。
強敵迎面壓來,粟裕反複思考,固守海安,與敵決戰,正中敵計。放棄海安,敵人封鎖線形成,影響我軍的行動。他與華中分局領導研究後報告中央領導。
8月2日粟裕返回海安前線,將第一師、第六師集中在海安東北地區休整,待機殲敵。七縱在海安外圍打運動防禦戰。
第七縱隊在4天的戰鬥中,英勇的抗擊了5萬多敵人的輪番猛攻,殺傷了3000餘敵人,自己僅有200餘人的傷亡,創造了敵我傷亡15:1的紀錄。8月3日華中野戰軍主動撤出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