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心事,雅間內幾人的酒杯越舉越頻繁,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滿滿幾大壇酒水就見了底,他們一個個也喝得都有了幾分醉意。
人一喝多,話就變得密了起來。
黃君漢睜著有些惺忪的醉眼看著眾人,大著舌頭問道:
“你們之中有誰現在還跟三當家有聯絡嗎?”
他口中的三當家便是徐世勣。
聽黃君漢提到徐世勣,另外幾人紛紛下意識看向郭孝恪。
因為當初在瓦崗之中,就屬郭孝恪和徐世勣關係最為要好,他們自然下意識覺得郭孝恪和徐世勣還有聯絡。
郭孝恪此時同樣喝得面紅耳赤,見大家都看向自己,哪裡還不明白他們的意思,當即苦笑一聲,自嘲道:
“我倒是希望跟他有聯絡,只是如今人傢什麼地位,我郭孝恪什麼地位,人家再聯絡我那不是掉價嗎?”
聽到郭孝恪在自嘲,雅間內另外幾人一時間內心同樣很不是滋味。
當初在瓦崗之時雖說也會排座次,但大家都是獨領一軍的大將,彼此之間地位相差並不大。
可是如今呢?聽說投靠秦昇的徐世勣、秦瓊、程咬金、羅士信、魏徵、張亮和裴仁基父子等人都得到秦昇的信任和重用,一個個身居要職。
就連不久前剛從長安棄官跑去投奔他的祖君彥,也因為勸降杜伏威有功,被任命為河北道行臺主簿。
反觀他們這些跟著李密投奔李淵的瓦崗舊將,雖說一個個都頂著將軍的頭銜和名號,可不僅手下沒有一兵一卒,還處處受到其他唐軍將領排擠和打壓,完全被邊緣化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著當初投靠秦昇的瓦崗舊部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他們這些投奔李淵的人如何能不心生豔羨呢!
一直沒有說話的吳黑闥心中越想越不平衡,此時突然站起身,藉著醉意噴著酒氣提議道:
“不如我們也學賈閏甫,辭去這狗屁不是的將軍,去河北投奔秦昇吧。
有三當家和程咬金他們引見,想來秦昇也不會將我們拒之門外。”
此話一出,在場另外幾人都不由心中一動。
畢竟他們幾人如今在李淵手下一個個也是混得半死不活,看不到一點前途,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說不定他們離開李淵去河北投奔秦昇倒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啪——”
突然間,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公逸將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到地上,發生的動靜倒是將雅間內的另外幾人給狠狠嚇了一大跳,一個個都不由看向李公逸。
此時李公逸紅著雙眼,目光在另外幾人面上掃過,隨即斬釘截鐵開口道:
“老吳說得沒錯,這個狗屁不是的將軍不做也罷,老子實在受夠了,今晚就回去收拾東西,明天天一亮就動身出城,離開關中前往河北,你們誰要跟我一起走?”
聽到李公逸說自己明天就走,另外幾人不由面面相覷,目光很是遲疑,顯然是在猶豫要不要跟他一起去河北。
不過很快,同樣一直低頭喝悶酒的張善相也站了起來,沉著臉一字一句道:
“我跟你一起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初李密打算出逃長安之時,同樣派王伯當秘密見過張善相,勸他跟自己一起走。
只是張善相當時剛好臥病在床,沒辦法跟李密一起走,便留在了長安。
之後李密出逃不成反被殺害,張善相內心在多了幾分對李密的愧疚之餘,開始對李淵心生不滿,一直想找機會離開長安,另投他處。
如今見李公逸帶頭說要離開長安,張善相便再也按捺不住,第一個站起身表態要跟李公逸一起離開。
有了張善相的支援,黃君漢、吳黑闥、郭孝恪三人也跟著站起身,表態願意跟李公逸一起前往河北投靠秦昇。
他們五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便將目光看向尚未表態的牛進達和李君羨,眼中滿是殷切之色,顯然是很希望牛進達和李君羨跟他們一起走。
牛進達看著他們五人,最終緩緩站起身,重重點了點頭,沉聲道:
“當初我們是一起來的關中,既然如今你們決定離開長安去河北,那我就跟你們一起走!”
聽到牛進達也要走,另外幾人不由面露喜色,隨後便將目光看向最後沒有表態的李君羨身上,神情也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