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你說奇不奇怪,李淵要學我們在關中搞科舉考試,本該反對的卻在支援,本該支援的卻在反對。”
薊城,河北道大行臺府。
當秦昇透過長安錦衣衛的飛鴿傳書,得知李淵將搶在他們之前在關中舉行冬闈,不僅沒有絲毫擔憂,反而有心情跟自己的頭號謀士郭嘉開起了玩笑。
他甚至可以猜到,以李淵的謹小慎微,絕不可能敢冒著得罪關隴貴族的風險效仿他在關中搞什麼科舉考試,因此這隻能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筆。
也只有李世民,不僅能說服關隴貴族同意他們李家在關中舉行科舉考試,同時說服關中士族放棄此次秋闈。
而以郭嘉的足智多謀,自然也不難猜出其中的貓膩,不由笑了笑道:
“正所謂反常必有妖,如今關隴貴族並不反對李淵在關中舉行科舉考試,以關中六姓為首的關中士族卻堅決抵制此次冬闈,甚至還明令禁止自家子弟參加。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李淵應該派人跟他們兩邊都談過了,勸說關中士族放棄此次冬闈,從而將進士的名額讓給關隴貴族的子弟。”
聽完郭嘉的分析,張公謹的眉頭卻是忍不住微微一皺,很是不解看著郭嘉道:
“若真是如此,關隴貴族不反對李淵舉行冬闈不奇怪,可韋裴柳薛楊杜這些關中士族為何會如此順從,竟真禁止自家子弟參加冬闈,將進士的名額拱手讓給關隴貴族。”
“這其實倒也不難理解!”
不等郭嘉回答,秦昇便在一旁笑著補充道:
“一來極有可能是李淵許給了關中士族什麼好處,或者乾脆許諾說待冬闈過後,會在其他方面補償他們關中士族,以此來換取關中士族放棄此次冬闈。
二來若我是關中士族之一,哪怕是李淵不許給任何好處,我也會極力促成李淵在關中實行科舉考試,以才取士。”
“恕屬下愚鈍,不太明白大將軍的意思,為何關中士族會想要促成李淵在關中實行科舉考試呢?”
張公謹越聽越糊塗,因為在他看來,關中士族應該更希望李淵在關中恢復九品中正制,以保證他們這些關中世家大族的利益才對。
這次沒等秦昇回答,一直沒有說話的魏徵在一旁主動開口道:
“張司馬,若是你站在關中士族的角度上看問題,便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若是李淵在關中恢復九品中正制,受益最大的絕不會是他們關中士族,而是與李淵關係更親近對李淵支援更大的關隴貴族。
相反,若是李淵在關中實行科舉制,即便他們關中士族放棄了這次的冬闈,但他們的子弟一樣可以正常參加以後舉行的科舉考試。
以他們這些關中士族的家學淵源,關隴貴族的子弟怎麼可能會考得過他們的子弟。
長此以往,他們關中士族便可以漸漸佔據朝堂要職,將關隴貴族給徹底邊緣化。
因此,若是放棄第一次科舉考試,就可以換來他們關中士族往後幾百年的長盛不衰,何樂而不為呢!”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想不到這些關中士族原來還有如此考慮。”
聽了魏徵的分析,張公謹頓時恍然大悟,隨即又忍不住皺著眉頭,一臉擔憂道:
“可如此一來,很可能會影響到我們河北的春闈。
我最近聽到一些風聲,說博陵崔氏和范陽盧氏這些河北士族已經決定分出一部分子弟去關中參加冬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