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科舉考試選拔河北道各個郡縣的官吏之外,你可還有其他治理河北道的方略?”
以楊廣對自己女婿的瞭解,知道他既然如此大費周章跑回江都見自己,絕不可能僅僅只是為了科舉之事。
畢竟科舉考試最早就是他這個天子搞出來的,若是秦昇想在河北道推行,只需要派人送一封奏摺來江都即可,自己根本沒有理由反對此事。
因此,楊廣斷定秦昇必然有比科舉考試更重要的事要見自己。
只是秦昇並沒有直接回答楊廣的問題,反而再次躬身行了一個大禮,而後沉聲說道:
“陛下可否答應臣,待會不論臣說出什麼荒謬之言,陛下都恕臣無罪。”
一聽這話,楊廣便知道秦昇接下來要說的絕不是什麼好話,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道:
“你說吧!”
秦昇看著楊廣,隨即緩緩開口道:
“臣敢問陛下,您之前之所以在三次征討高句麗之時,都要大量從河北征召士卒和民夫,是否有意想要借高句麗之手除掉這些所謂的六鎮餘孽。”
“你可知道自己是在說什麼?”
當聽到“六鎮餘孽”四個字,楊廣面色陡然一變,看向秦昇的目光也瞬間變得凌厲起來。
所謂六鎮餘孽,即在北魏正光四年,本來鎮守北方六鎮(即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和懷荒鎮)的將卒爆發了一場空前的起義。
最終,在北魏權臣爾朱榮兩年多時間的鎮壓下,轟轟烈烈的六鎮大起義最終慘遭失敗,大量起義軍將士因為走投無路只能被迫投降和歸順爾朱榮。
之後,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刺殺於洛陽,他的部將高歡趁機說服二十多萬六鎮降卒歸順自己,將他們帶去了河北,最終成為他和高家起家的資本,靠著這些降卒和河北士族的支援,他的兒子高洋建立了北齊。
爾朱榮的另外一員部將宇文泰則得到了關中和隴山一帶將領和貴族的支援,最終由他的兒子宇文覺建立了北周,這些支援他們的軍事勢力便被稱為關隴集團。
北周和北齊之間經過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戰爭,最終以北周滅掉北齊而告終。
雖說北齊滅亡了,但很多依附於北齊的河北士族和六鎮降卒之後並不願接受亡國的現實,一直在明裡暗裡醞釀著想讓北齊復國。
北周對此自然是堅決不允許的,因而一直在用各種手段不斷去打壓和削弱河北計程車族和百姓,企圖將他們的野心扼殺在搖籃狀態。
這種打壓和削弱河北的政策從北周一直延續到了與它一脈相承的大隋。
尤其是到了楊廣即位之時,更是視河北百姓為六鎮餘孽之後,將他們視為影響大隋江山千秋萬代的重要隱患。
因此,他才想到大舉征伐高句麗,從關中和河北大量徵募士卒和民夫,企圖讓他們去遼東跟高句麗人鬥個你死我活,一舉解決大隋的三大的心腹大患——關隴貴族、六鎮餘孽和高句麗人。
可與關隴貴族和高句麗人不同,這些所謂的六鎮餘孽如今大多隻是尋常百姓,是他楊廣這個大隋天子的子民。
若是讓人知道他竟因為心中的成見而逼著這麼多河北百姓去遼東送死,他不僅要受千夫所指,萬人唾棄,將來在史書上也非要被冠以“暴君”的名頭不可。
正因為如此,他之前在告訴蕭皇后自己之所以要三次大舉征伐高句麗的原因之時,刻意隱瞞了自己想要借高句麗人之手清除六鎮餘孽的心思。
只是沒想到,自己的這點心思今日竟讓秦昇這個女婿給點破了,楊廣如何能不有些惱羞成怒。
楊廣如此反應早在秦昇的意料之中,當即沉聲繼續解釋道:
“陛下息怒,臣絕沒有出言不遜譏諷陛下的意思。
臣只是想告訴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
“此一時彼一時?這又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