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被秦昇打斷了手腳,雖說在不少名醫的精心治療和調理下勉強能走,可卻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一瘸一拐很是惹眼。
李淵為了讓他安心靜養,便任命他為幷州總管,讓他回晉陽安心養傷,並派了不少得力的大臣和將領去輔佐他。
可沒想到當劉武周攻打晉陽城之時,李元吉因為畏懼劉武周的兵鋒,竟然拋下城中將士帶著妻兒出逃,導致城中將士軍心動盪,士氣低迷,最終沒能守住晉陽城。
因為晉陽城的失守,導致劉政會、張達、姜寶誼、李仲文、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和唐儉這些重要大臣和將領最終都成了劉武周的俘虜,整個長安的官場都為之震動。
為了給這些被俘大臣將領背後的家族一個交代,李淵不得不免去李元吉齊國公的爵位,當眾杖責三十,致使他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才下得了床。
因為這件事,李元吉看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陰鷙,李秀寧只是不經意間跟他對視一眼,竟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但她沒有多想,只是輕輕走到父親床邊,輕聲問道:
“父王,你好一些了。”
看到了女兒李秀寧,李淵勉強一笑,隨即點了點頭道:
“大夫說沒什麼大礙,都是老毛病了。”
見父親笑得勉強,李秀寧忍不住又關心追問道:
“大夫有沒有說到底是什麼病因?”
李淵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倒是李建成在一旁補充道:
“父親這是心病,自從劉司馬死後,他便落下了病根。”
聽兄長提到劉文靜,李秀寧也不由沉默了。
當初他們李家在晉陽起兵,很快便打入長安城,擁立楊侑為帝,勢頭一時無兩。
不少有才之士因為看好李家,競相跑來投奔他們。
李淵聽從次子李世民的建議,特意在長安城中設立了招賢館,專門招攬願意投奔他們李家的有才之人。
而招賢館一經設立,很快便成為長安城中最熱鬧的地方,每天門口都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連帶附近的酒樓客棧生意都變好了不少。
哪怕是後來出了秦昇出走之事了,招賢館也沒受多大影響,想要投奔他們李家之人依舊如過江之鯽。
可就在李淵鴆殺劉文靜之後不久,楊廣便在江都下旨任命蘇威為納言,理由是助朝廷除掉了附逆之臣劉文靜。
此舉無疑是在告訴天下人李淵冤殺了劉文靜。
此事過後,招賢館很快便變得門可羅雀,鮮有人來,甚至不少本來已經在為李家效力之人也棄官而走,以免自己成為第二個劉文靜。
而李淵也因為此事病倒了好長一段時間,經過好長時間的休養和調理才有所好轉。
沒想到因為前些日子兩個兒子先後兵敗,河東也丟了,李淵又再一次病倒了。
只是奇怪的是,他這次病倒之後,第一個想見的人竟是女兒李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