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皇后問起自己為何執意要滅高句麗,楊廣一時間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這是一個埋藏在他心裡十幾年的秘密,他在考慮要不要告訴蕭皇后。
想到蕭皇后跟自己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這麼多年,連最兇險的江都之變都一起熬過來了,自己還有什麼秘密不能對她說的。
想到此處,他不再猶豫,當即緩緩開口道:
“這一切都要從開皇九年說起。
那一年,朕以晉王的身份出任南下滅陳的主帥,率領五十多萬大軍渡過長江,攻入了陳國的都城建康,一舉滅了陳國,重新統一了天下。
之後,我軍將士在陳國皇宮內搜出了大量密信,其中竟有超過一半是來自高句麗人。”
“什麼?在陳國皇宮搜出了大量來自高句麗人的密信?”
蕭皇后聽到此處不由微微一愣,看起來很是意外。
畢竟高句麗和陳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中間還隔著一個大隋,按理說應該不會有如此頻繁的書信往來才對。
楊廣此時不由冷笑一聲:
“這些書信大多都是歷任高句麗王寫給陳國幾任皇帝的,從周孝閔帝宇文覺在位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不斷派使者聯絡陳國,不厭其煩勸說陳國跟他們聯手,他們高句麗人從北邊揮師南下,陳國則從南邊揮師北上,兩國聯手滅了周國、齊國或我們大隋,一起瓜分中原之地。
只是陳國曆任皇帝大多是守成之君,只想偏居江南一隅,守住陳國半壁江山,根本無心北伐中原。
可饒是如此,一代代高句麗王卻還是不肯死心,不斷寫密信勸說陳國皇帝,一心要說服他們出兵北上。”
蕭皇后聽完一時間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不知過了多久,才悠悠嘆了一口氣道:
“想不到這些高句麗人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一直垂涎我中原之地。”
“這還不止呢?”
楊廣再次冷笑一聲,又說起了一件往事:
“大業五年,朕派衛尉卿劉權征伐吐谷渾,攻破了吐谷渾人的都城伏俟城,同樣搜到了大量高句麗人的密信,同樣是在勸吐谷渾人跟他們聯手攻打大隋。”
“這……這些高句麗人還真是亡我大隋之心不死呀!”
蕭皇后再一次為之怔住了。
因為她沒想到這些高句麗人的手竟然伸得這麼長,連遠在大隋西陲的吐谷渾人都能勾搭上。
此時楊廣眼中閃動著危險的光芒,冷冷說道:
“若只是有書信往來,朕尚且可以容忍,可在大業三年發生的一件事,讓朕徹底下定了決心,為了大隋江山的千秋萬代,高句麗非滅不可。”
大業三年?
蕭皇后此刻不自覺在腦海中回想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
她記得那一年皇上率領滿朝文武百官和幾十萬精兵強將北巡,還一時興起未派人傳話便徑直去了東突厥啟民可汗的汗帳見了啟民可汗……
難道是那時候在啟民可汗的帥帳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
可那也是東突厥人的問題,怎麼會遷怒到高句麗人身上呢?
除非……
很快,蕭皇后似乎想到了什麼,面色不由微微一變。
蕭皇后的神色變化楊廣都看在眼裡,當即點了點頭道:
“皇后,你猜沒錯,朕在啟民可汗的汗帳內見到了高句麗的使臣。”
當時啟民可汗和高句麗使臣見到朕都顯得很是慌亂,當時朕便猜到其中有古怪,便問啟民可汗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