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烈,我淵蓋蘇文不殺你,誓不為人!”
北平郡。
當高句麗主將淵蓋蘇文得知弟弟淵淨土的死訊,當場口吐鮮血,昏死了過去。
隨後,他好不容易在隨軍大夫的醫治下醒轉過來,想到自己弟弟的慘死,當即拔出腰間佩刀割破掌心,以手指天立下毒誓,誓要將蘇烈碎屍萬段,為弟弟淵淨土報仇雪恨。
不怪他如此憤怒,他的父親淵太祚三年前因為高句麗朝野上下的反對,無法將莫離支之位傳給自己兒子,最終含恨而逝。
臨終前,他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兩個年幼的兒子,一再叮囑身為兄長的淵蓋蘇文不僅要想辦法重振淵氏一族的榮光,還要照顧好弟弟淵淨土,絕不能讓弟弟受到半點傷害。
而淵蓋蘇文這三年來一直牢牢記住父親臨終前的叮囑, 用他自己尚顯稚嫩的羽翼庇護著弟弟,不讓人傷害弟弟分毫。
這次奉王命出征河北,他就是因為擔憂戰場上兇險萬分,刀劍無眼,才將弟弟淵淨土留在臨渝關。
如此一來,即使他在前線戰事不利,弟弟也可以從臨渝關從容撤回遼東,將來繼續想辦法重振淵氏一族的榮光,自己即便是一死也算對得起父親臨終前的囑託。
可他怎麼都沒想到,秦昇竟會派大將蘇烈避開他們高句麗大軍的主力,繞到臨渝關,引誘淵淨土出關作戰,最終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如今弟弟淵淨土死於非命,自己這個兄長要如何跟父親淵太祚的在天之靈交代。
但發洩過後,淵蓋蘇文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考慮起自己和四萬多高句麗大軍眼下的處境來。
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只剩下兩個選擇。
一是大軍立即掉頭,殺回臨渝關,重新奪回這座通往遼東的要隘。
如此一來,即使他們在河北的戰事不利,也能從容退回遼東,伺機再捲土重來。
二是繼續率軍趕往漁陽城,跟高開道里應外合擊敗隋軍,從而在河北站穩腳跟,不斷蠶食和吞併河北之地。
從個人情感上來說,他當然很想率軍殺回臨渝關,親手斬殺蘇烈,為弟弟淵淨土報仇雪恨。
可問題在於,他之前為了率大軍儘快趕到漁陽城,將大部分的糧草輜重都留在了臨渝關。
沒有這些糧草輜重的支撐,他們想要奪回臨渝關談何容易!
而且沒有了他們高句麗大軍的支援,高開道很可能守不住漁陽城。
一旦漁陽城失守,秦昇便可率隋軍立即揮師北上,與臨渝關的守軍前後夾擊他們,則到時候他們四萬多高句麗兵馬危矣!
如此看來,他率軍繼續南下趕往漁陽城,倒是最穩妥的辦法。
可若是不率軍北上去奪臨渝關殺蘇烈為弟弟淵淨土報仇,他又咽不下這口氣。
就在他始終無法完全下定決心之時,他的親兵又將一名燕軍士兵領到了帥帳,又給他帶來了一封高開道的求援信。
這已經是他自從率軍渡過渝水進入河北之後,收到的第四封來自高開道的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