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說隋軍大營外突然出現了幾百名從上谷郡逃難來的百姓,秦昇和一眾隋軍將領都懵了。
不過當得知這些百姓都是竇建德派人一路護送過來之時,他如何還猜不到竇建德心裡那點小九九。
世人都說竇建德是個忠厚人,想不到他也整這麼一出死道友不死貧道,要將禍水西引,坑一把魏刀兒。
雖說知道這一切都是竇建德的陽謀,但他還是決定親自去見一見這些竇建德特意派人護送來的難民。
可當他親眼見到這些百姓的慘狀,聽著他們述說魏刀兒的殘暴,他才明白竇建德引自己去攻打魏刀兒的深意。
因為據這些難民所說,魏刀兒本名魏刁兒,大業十一年在上谷郡跟王拔鬚同時揭竿而起,擁兵十餘萬,王拔鬚自稱“漫天王”,魏刀兒自稱“歷山飛”。
大業十二年,魏刀兒遣其部將甄翟兒攻打晉陽,殺隋將潘長文,險些攻克晉陽城這座河東第一重鎮。
之後,朝廷任命右驍衛將軍李淵為太原留守,率兵討伐魏刀兒和甄翟兒。
李淵本以為魏刀兒之流不過是烏合之眾,根本沒將他們放在眼裡,一交戰就親自率軍衝鋒,沒想到很快就陷入了身陷重圍,險些被魏刀兒生擒。
好在十七歲的李世民見父親有危險,親自率輕騎殺入重圍將李淵救了出來,才讓李淵免於被俘的屈辱。
此戰過後,李淵不敢再輕視魏刀兒,便利用義軍貪財的特點,沿途不斷捨棄輜重將他們引入雀鼠谷,以伏兵大破之。
經此一敗,魏刀兒見識到了李家父子的厲害,便放棄在河東發展的想法,轉而不斷向河北擴張,奪取了定州和冀州。
大業十四年,王拔鬚在攻打幽州時身中流矢不幸身亡,餘眾盡歸魏刀兒。
不久之後,魏刀兒在深澤稱帝,建國號魏,自稱魏帝。
雖說魏刀兒已經開國稱帝,但他為人虐不仁,根本沒有一點治理國家的能力,只會放任手下將領和士兵劫掠百姓,姦淫婦女,致使他治下的百姓民不聊生,過的可以說是豬狗不如的日子。
為了擺脫魏刀兒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將領和士兵,定州和冀州百姓只能被迫背井離鄉,競相逃往他處。
對於這些逃亡的百姓,魏刀兒的做法從來都是立殺不赦,一旦被他派出去計程車兵追上,便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斬殺,而後將人頭帶回來懸掛在城門上,以警告其他百姓,讓他們不敢再生出半點逃跑的念頭。
眼前這些百姓剛從上谷郡逃跑時有幾千人之多,可他們在快要逃到竇建德的地盤之時被魏刀兒的大將甄翟兒率軍追上,遭受到了一場無差別的屠殺。
他們這幾百人是不要命地往竇建德的地盤跑,才僥倖撿回了一條性命,可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人和同鄉慘死在甄翟兒等人的屠刀下……
說到這裡,這些百姓再也說不下去,一個個紛紛跪倒在地,請求秦昇為他們做主,殺了魏刀兒這個禍害,為他們慘死的家人和同鄉報仇。
聽這些可憐的百姓說完他們的遭遇,在場的將領無不神情憤慨,紛紛主動請纓,要帶兵去討伐魏刀兒,救定州和冀州的百姓於水火。
此時秦昇也隱隱猜到,竇建德之所以將派人護送這些百姓來見他,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將禍水西引,讓自己的地盤遠離戰火,也有借自己之手消滅魏刀兒,從而解救在魏刀兒治下那些活得豬狗不如的百姓。
或許在竇建德眼中,雖說自己是隋將,但也是心懷仁義之人,必然看不得這些百姓受苦,一定會帶兵去攻打魏刀兒,一來解救這些無辜的百姓,二來可以打通前往涿郡的道路。
畢竟竇建德雖然也是造反起家,但他跟其他亂匪不一樣,他心懷仁義,善待百姓,可謂是隋末亂世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