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喜訊,天大的喜訊呀!”
李密的腳還沒有踏入李淵的書房,便在門外大聲跟李淵報起喜來。
李淵心中很是不以為然,可面上卻還是裝作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問李密道:
“哦,不知賢弟喜從何來?”
此時的李密可謂是滿面春風,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洋溢著掩飾不住的激動:
“唐王,你聽說了嗎?楊廣派人去洛陽給秦昇下旨了,要他將兵馬留在洛陽,自己隻身一人返回江都去跟丹陽公主完婚。”
李淵聽完心中不由一陣哂笑,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道:
“為兄也是剛剛得知此事。”
李密確實越說越興奮:
“唐王,你還看不出來嗎?秦昇這是功高震主,楊廣這是打算卸磨殺驢了。
一旦他將秦昇軟禁在江都,或者乾脆殺了秦昇,留在洛陽的秦昇舊部必反。
只要洛陽一亂,便是我瓦崗捲土重來之時。”
李淵聽完未置可否,卻還是不動聲色繼續追問道:
“不知賢弟打算如何捲土重來?”
李密看著李淵,隨後滿臉殷切道:
“希望唐王可以借我三千兵馬,讓我奇襲奪回黎陽倉,便可以以黎陽倉中的糧食不斷招兵買馬,同時派人去聯絡散佈在各郡縣的瓦崗舊部,讓他們重新打出瓦崗的旗號,我們瓦崗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李淵聽完心中不由一陣冷笑,敢情自己隨口叫李密幾聲賢弟,李密便真當自己是他兄長了。
當年孫策問袁術借兵還知道拿玉璽做質押,若是自己借給李密三千兵馬,他能許給自己什麼好處,是想讓他們李家白白給他李密做嫁衣嗎?
不過拒絕的話不好直接說出口,李淵便笑了笑道:
“兵馬不比錢財,不好輕易外借,且待為兄要上奏過天子再做定奪,還望賢弟稍安毋躁,耐心等待上幾日。”
李密一聽,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因為李淵口口聲聲說要他耐心等上幾日,但實際上已經很委婉拒絕了他借兵的請求。
畢竟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大興宮中的那個小皇帝楊侑不過是李淵一手扶上去的傀儡,對李淵可謂是言聽計從,因此說什麼需要上奏天子都是唬人的鬼話。
但李密還是有些不甘心,便又繼續懇求李淵道:
“唐王,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今秦昇隻身一人回了江都,洛陽城的隋軍群龍無首,正是我瓦崗捲土重來的好時機,若是錯過這次機會,我將抱憾終身!
因此,這件事萬萬拖不得呀,還請唐王看在同姓之誼的份上施以援手,幫我這一次。
若是三千兵馬太多,一千也可以,待我拿下黎陽倉之後,定當十倍百倍奉還。”
說到最後,李密竟直接躬身給李淵行了一禮,可謂是卑微到了極點。
“賢弟,你這是在作甚!”
李淵見狀連忙上前攙扶起李密,隨即語重心長道:
“賢弟,不是為兄不幫你,可借兵之事事關重大,要慎之又慎,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對於李淵而言,李密奪取黎陽倉之後將兵馬十倍百倍奉還的許諾可謂是毫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