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這是折煞老夫了。”
說罷,又跟李世民重重嘆了一口氣道:
“聽聞賢侄率軍星夜兼程趕路,只為馳援金墉城,解老夫之圍。
可老夫無能,沒有堅守到援軍到來,實在是愧對賢侄,愧對令尊呀。”
李世民之前已經從斥候口中得知了金墉城失守的訊息,此時再聽李密提起,臉上也看不到什麼失望之色,反而好言寬慰李密道:
“叔父不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今日金墉城被秦昇和王世充佔了去,改日再率軍奪回來便是了。”
李密聽完心中不由一陣苦澀,如今他失去的哪裡只是一座金墉城,而是整個瓦崗的基業。
但這話自然不能在李世民面前說,只能順著李世民的話故作感激涕零回應了幾句,便被李世民的親兵帶下去歇息了。
李密剛被親兵帶下去,李世民的大將翟長孫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忍不住一臉不屑對李世民說道:
“二公子,想不到這個李密也是徒有虛名,金墉城有十萬大軍,可他竟連三天都堅守不住,虧我們還星夜兼程趕去馳援他。”
翟長孫是西秦國降將,一向以心直口快著稱,之前李淵要殺薛仁杲和宗羅睺等人之時,是李世民不惜觸怒和衝撞父親李淵也要保下翟長孫一命。
翟長孫自然是大受感動,從此便死心塌地為李世民效力。
可此時李世民聽完翟長孫的話,卻是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很是意味深長道:
“若是李密徒有虛名,瓦崗焉有今日的聲勢。
他之所以一敗再敗並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他碰上了比他更厲害的對手。”
另一名大將張士貴知道李世民口中的厲害對手是指秦昇,不由得在一旁感慨道:
“當初唐王派他去招降我之時,我看他溫文爾雅,不顯山不露水,沒想到實際上卻是一直深藏不露呀。”
李世民看了張士貴一眼,沒有再多說什麼。
事實上,他父親李淵之所以派秦昇去招攬張士貴,正是因為秦昇的舉薦,可以說秦昇算得上是張士貴的伯樂了。
只是如今大家各為其主,這件事還是不要讓張士貴知道為好。
此時翟長孫又忍不住在一旁詢問道:
“二公子,如今金墉城已經丟了,我們是繼續往東還是即刻撤軍回關中?”
李世民看著東邊的方向,語氣悠悠道:
“若對手只有一個王世充,我會命人扮作我率軍圍困住洛陽城,逼王世充不得不從金墉城率軍回援。
之後我再率一隊奇兵半路伏擊王世充的兵馬,只要王世充一敗,金墉城自然不攻自破。”
說到這兒,李世民突然輕輕嘆了一口氣:
“可如今我們的對手是秦昇,若是用這招對付他,很可能會被他識破,最終不僅奪不回金墉城,反而有可能將我們帶來的三萬援軍給搭進去。
罷了,傳令下去,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立即撤回關中。”
安排好撤軍事宜之後,李世民似乎又想到什麼,當即喚來一名親兵,摘下腰間一枚價值不菲的玉佩交給他:
“你去一趟金墉城,替我將這枚玉佩交給秦昇,就說他和丹陽公主的婚禮我是去不成了,這枚玉佩權當是我提前給他的賀禮,替我祝他和丹陽公主百年好合,兒孫滿堂。”
……
當秦昇在金墉城收到李世民親兵送來的玉佩之時,一時間很是好笑。
世民兄,咱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
我娶的是你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