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不必擔憂,雖說如今形勢對我們瓦崗軍很是不利,但也並非毫無反敗為勝的希望。”
聽到祖君彥說有反敗為勝的希望,李密不由精神一振,連忙追問祖君彥道:
“如此說來,先生有辦法可解瓦崗眼下的危局。”
祖君彥點了點頭,隨即沉聲道:
“魏公,依臣之見,希望就在關中的李淵身上。”
“李淵?”
李密聞言不由眉頭微微一皺,顯然有些不明白祖君彥的意思:
“先生此話怎講?”
祖君彥淡淡一笑:
“如今魏公雖說經歷虎牢關之敗,丟失了黎陽倉、回洛倉和興洛倉,但金墉城中尚有十萬兵馬,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只要能說服李淵從潼關出兵,牽制住洛陽的隋軍,僅憑秦昇的一萬多兵馬,很難攻得下金墉城。”
李密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對呀,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
秦昇兵少,又以騎兵為主,想要攻下有十萬瓦崗軍鎮守的金墉城無異於是白日做夢。
只要李淵能夠出兵牽制住王世充,金墉城便可高枕無憂。
但問題是,雖說李淵之前頻繁來信交好自己,與自己稱兄道弟,可那是因為自己兵多將廣,讓李淵不得不忌憚。
如今自己一敗再敗,手中只剩下了十萬兵馬,李淵是否還願意出兵幫助自己,可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祖君彥似乎一眼看出了李密心中的顧慮,當即自信一笑道:
“其實想要李淵出兵相助很簡單,只要魏公願意放下身段,對小皇帝楊侑稱臣就好了。”
“對楊侑稱臣?”
李密聞言再次皺了皺眉頭:
“可我怎麼聽說真正的楊侑早就被秦昇帶去了江都交給了楊廣,如今大興宮的楊侑是李淵找人假冒的。”
祖君彥不由笑了:
“正是因為這個楊侑身份存疑,所以除了李淵沒有任何人承認這個小皇帝,若是魏公願意對他稱臣,無疑會大大增加他的可信度。
臣想李淵也會樂得投桃報李,兵出潼關幫魏公解圍。
至於這個楊侑到底是真是假,跟魏公和我們瓦崗軍又有什麼關係呢?”
“先生所言極是!”
李密聽完便不再有任何顧慮,反而暗暗自嘲自己當真是病久了,腦袋都快鏽住了,竟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想不通透。
“那就勞煩先生替我跑一趟長安,說服李淵出兵相助,救瓦崗軍於水火。
事成之後,我李密絕不虧待先生!”
“願為魏公效命!”
祖君彥又是躬身重重一拜,隨即又想到什麼,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即使臣能說服李淵,但援軍也需要一些時日,請魏公在此之前務必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金墉城。”
“先生儘管放心去吧!”
李密聞言不由冷笑一聲:
“我會嚴令城中將士堅守不出,固守待援,看秦昇區區一萬多人能耐金墉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