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隋軍大舉討伐瓦崗軍之時,李淵同樣趁著西秦霸王薛舉病故不久,以其次子李世民為主帥,大舉征討繼位不久的薛仁杲,以報之前的淺水原兵敗之仇。
雙方兵馬在折墌城一帶相持,各自深挖壕溝高築營壘遙相對峙,
薛仁杲仗著西秦軍兵多將廣,不斷派人去挑釁唐軍。
可李世民卻一直堅持按兵不動,任憑西秦軍在營外如何叫罵。
倒是唐軍不少將領咽不下這口惡氣,紛紛主動請纓出戰,要給狂妄的西秦軍一點顏色瞧瞧。
可李世民只是安撫這些將領稍安勿躁,根本不許他們帶兵出營應戰。
時間一久,軍中便開始流傳著一些很不好聽的風言風語,說他們二公子因為之前在淺水原敗過給西秦軍,如今對西秦軍可謂是畏敵如虎,根本不敢與西秦軍作戰。
隨著這些風言風語越傳越廣,很快就傳到了身為主帥的李世民耳中,可李世民對此卻是一笑了之,既不派人去查處散佈流言之人,也不下令禁止這些流言的傳播,放任這些風言風語繼續在軍中傳播,嚴重損害到他這個主帥的威嚴。
唐軍和西秦軍這一相持就相持了六十多天,西秦軍的糧草漸漸耗盡,軍心開始有些不穩,不少西秦軍將領更是因此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不久之後,西秦軍將領牟君才和梁胡郎背叛薛仁杲,跑來唐軍大營向李世民投降。
唐軍不少將領都懷疑牟梁二人是詐降,李世民卻將唐軍諸將召集到帥帳,沉聲對他們道:
“敵軍銳氣已喪盡,破敵就在此時。”
唐軍眾將聞言一時面面相覷,似乎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軍中不是都風傳他們二公子因為之前的淺水原之敗,對西秦軍畏敵如虎嗎?怎麼今日突然就要對西秦軍用兵了。
李世民也不解釋,只是目光在帳內眾將面上一陣徘徊,很快就落到行軍總管梁實身上:
“梁總管,你率一萬兵馬去淺水原安營紮寨,無論西秦軍如何進攻,你們都要堅壁不出,堅守不退!”
“末將領命!”
梁實顯然心中一直憋著一股氣,如今聽到李世民命他帶兵前去淺水原駐紮,當即慷慨領命。
隨後,李世民命帳內的其他唐軍將領回去之後各自整頓好本部兵馬,人不卸甲,手不離刀,隨時做好與西秦軍決戰的準備。
……
另一邊,西秦軍大將宗羅睺聽說唐軍分兵去駐守淺水原,不由大喜過望,當即集結全部精銳兵馬,大舉進攻梁實,想要再一次在淺水原擊敗唐軍。
而梁實牢牢記住李世民的命令,無論西秦軍對他們發動多麼猛烈的攻勢,他都一直率軍堅守營壘不出,死戰不退,始終沒有讓宗羅睺率領的西秦軍攻下淺水原。
西秦軍因為連攻數日都攻不下淺水原,將士們都因此很是疲憊,士氣也開始變得有些低迷。
李世民聽到斥候回報,再一次將唐軍諸將召集到了自己帥帳,目光一陣巡睃之後,很快鎖定在一名年輕的將領身上:
“龐玉將軍何在?”
龐玉顯然是沒想到李世民會點自己的將,稍稍愣神片刻,隨後出列對著李世民躬身抱拳施了一禮,慷慨道:
“末將在!”
帳內不少將領看看龐玉,又看看李世民,神色一時欲言又止。
因為這個龐玉是儀同大將軍龐徽之子,之前一直在王世充手下效力,兩個多月前剛跑來關中投奔李世民,被封為右武侯大將軍。
一般對於這種剛投奔過來的將領,不少主帥的做法都是先閒置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其沒有任何問題之後,再另行重用。
可如今看李世民這架勢,分明是要對他委以重用。
因此不少唐軍將領心中都在猶豫要不要勸勸二公子,帳內有那麼多知根知底的唐軍宿將,為何非要重用一個剛投奔過來不久的人。
可李世民卻像是絲毫沒有注意到帳內其他唐軍將領臉上的異樣,只是沉聲對龐玉下令道:
“龐將軍,我給你三千兵馬,你率領他們在淺水原以南列陣,無論西秦軍如何進攻,你都要死戰不退!”
“喏!末將定當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