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李淵尤為不能接受的是,如果不是自己悔婚將秦昇逼去江都投奔楊廣,陰差陽錯救了楊廣一命,恐怕楊廣早就死在了叛亂的驍果軍手中。
一旦楊廣死了,他李淵就可以一腳踢開宮中那個假楊侑,自己登基稱帝,建立一個他們李家自己的王朝。
可現在楊廣還活著,他登基稱帝的美夢就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因為此事,李淵禁止唐王府的任何人再提秦昇這個名字,以免憑空添堵。
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若是他們李家沒有悔婚,秦昇便是他們李家的乘龍快婿。
這也意味著他們李家有了一個用兵不弱於李世民,身手不下於李玄霸的曠世奇才。
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曠世奇才,竟因為他們李家的一時短視給逼走了,說不後悔是假的。
正是因為李家這種悔之不及的心態,讓他們在面對新姑爺柴紹之時,心態怎麼都擺不正。
在李家不少人看來,若不是柴家從中橫插一槓,唐王也不會在權衡過一番利弊之後,選擇跟秦昇悔婚,轉而將李秀寧許配給柴紹。
柴家人對此也是很不滿,因為在他們看來,跟秦昇悔婚是他們李家自己的決定,又不是他們柴家逼迫的,因此怎麼能將秦昇的出走怪罪到柴紹身上。
因為秦昇的事,李家和柴家的聯姻不僅沒有促進拉近兩家的關係,反而讓他們之間的合作出現了裂痕。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前線傳來了一個對於李家而言無異於是晴天霹靂的訊息。
被李淵視為軍隊主心骨的李世民在淺水原與薛舉的西秦軍對峙時突然身染重病臥床不起,不得不將軍隊交給副將劉文靜指揮。
可劉文靜卻一改李世民堅守待機的策略,轉而主動出擊進攻西秦軍。
最終,貿然出擊的唐王軍因為遭到薛舉的兩面夾擊而全線潰敗,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和劉弘基被薛舉生擒,士卒戰死十之五六,可謂是一敗塗地。
之後若不是薛舉自己也病倒了,很可能就要乘勝大舉進攻關中,到時候恐怕連長安城都守不住,李家所謂的大業很有可能就要就此終結了。
雖說李家因為薛舉的病倒而暫時僥倖躲過了一劫,但有一個人卻因為李家的頹勢心生動搖了。
他叫李靖,雍州三原人,大隋名將韓擒虎的外甥。
他本來官任馬邑郡的郡丞,曾經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作戰。
之後他因為發現身為太原留守的李淵在暗中招兵買馬,便猜到李淵準備起兵反隋,於是就偽裝成囚徒,打算前往江都去跟皇帝楊廣告發李淵。
可當他走到長安之時,因為關中大亂,導致道路阻塞而未能繼續成行,只能滯留在長安。
不久李淵在太原起兵,並迅速攻佔了長安,李靖不幸淪為了唐軍的階下囚。
好在此時李淵身邊一個叫秦昇的家臣及時出現,將他從大牢中給救了出來。
李靖很好奇自己跟秦昇素昧平生,又非親非故的,秦昇為何要無緣無故救自己。
可秦昇卻說他知道自己的本事,要自己安心等待一段時間,待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征討薛仁杲凱旋迴京,他便向李世民舉薦自己。
可沒想到還沒等到李世民回京,秦昇自己就因為李家悔婚而一怒之下挾持楊侑殺出了長安城,反而將李靖一個人丟在了長安。
雖說後來李靖曾經想過主動去跟李世民毛遂自薦,可一想到李家對秦昇的所作所為,為李家效力的心就立時淡了不少,依舊在長安城賦閒。
可隨著楊廣的罪己詔和唐軍在淺水原兵敗的訊息先後傳回長安城,李靖便再也坐不住。
一邊是秦昇在江都城如魚得水,一邊是李家頹勢盡顯,李靖自然不難做出選擇。
於是,就在唐軍兵敗淺水原的訊息傳來長安城的當天,李靖便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踏上了漫漫南下江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