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方似乎沒有這個打算。
王曲心裡陰暗的猜測,估計信王是想讓楊寶柱死在邊關,等他們再回來的時候少了一個人,建什麼皇子府王爺府的,能省一大筆開銷。
這只是他的猜測,但王曲認為可能性相當大。
楊寶柱本來就是作為擋箭牌的存在入京,後來信王打聽到梅妃之子的下落,早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腦後了。反倒是王曲成了比楊寶柱更為惹眼的擋箭牌。
好在後來久安帝和秦王死得快,王曲遭遇的陷阱,僅有怡紅樓裡的那一次。
現在梅妃之子沒有了威脅,高氏之子也沒了危險,楊寶柱早已失去作為擋箭牌的作用。
可信王並沒有將這人的身份說清,還派去邊關磨鍊,這裡面不可能沒有別的意圖。
只是王曲知道的事情太少,無法真正猜到信王的真正用意。
不過這一次去邊關,對王曲而言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他在路途之中,確實有可能遭到楊承文一系人手的埋伏。可是從另一個角度講,楊承文與楊寶柱若是死在半路,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想了這麼多,王曲看著窗外的紅牆綠瓦,忽然想起另一件事。
信王現在成了皇帝,該不會不認人了吧。
都說天子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富貴。
若是信王知道他極力的結黨營私,怕不是大發雷霆。
到處說服朝臣、挖牆腳的事,是不是應該先緩一緩。
沒有哪一個皇帝會不忌諱這個,縱然信王自己以前也做過。
……
沉思片刻,王曲忽然放下車廂視窗的布幔,身子前傾,掀起車廂前面的厚簾,對著自己的侍衛吩咐道:
“沈驥,今日我去鳳仙樓的事情,你一定要去告訴父皇!”
想了想,又補充道:“別說是我吩咐的!”
“啊?”沈驥揪著拴馬的韁繩,回頭詫異的微微張開嘴。
苦思了許久,他措好言辭:“殿下,其實皇上的眼線遍佈京城,您若是怕他擔心,大可不必這般……”
王曲頓時無語,嘆道:“你還是跟他說一聲吧,記住我的話!”
“是!”
他的語氣雖然不是很強硬,可透露出的堅決態度,沈驥卻是聽出來了。
見他雖然誤會,卻沒有多問,王曲緩緩舒氣。
剛才那一番話是他故意說的,為了混淆視聽。沈驥是信王的手下,忠誠的物件也只會是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