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喬布斯便提出,當他現場展示iphone的各項功能時,要把iphone的螢幕投影在他身後的大螢幕上。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蘋果的工程師們耗時數週,在iphone背面加裝了影像輸出模組,再連上投影儀。
由於當時iphone的ifi連線不穩定,工程師們只好在臺下藏好ifi訊號發射裝置,縮短無線訊號傳輸的距離。
此外,他們還要想辦法修改軟體,防止臺下的觀眾佔用相同的無線頻率導致演示用的手機連線速度變慢。
為了確保訊號的強度,att特地在現場架設了可移動式的訊號塔,同時蘋果工程師在取得喬布斯的同意之後,修改了展示用手機的程式,如此一來無論現場的訊號強弱,螢幕上的訊號強度都會顯示為滿格。
“如果無線網路真的發生故障必須重啟時,我們不希望被觀眾發現,所以必須讓手機螢幕上的訊號強度永遠顯示為滿格。”格里格農解釋。
然而,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當時iphone的記憶體容量僅有128b,不能同時啟動多項功能。但喬布斯堅持要在發表會現場展示所有重要的功能,這讓工程師們捏了一把冷汗。
最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只好在臺上準備多臺iphone,讓喬布斯輪流使用。
等到產品發表會正式舉行的那一天,格里格農特地買了一瓶蘇格蘭威士忌,舒緩緊張的情緒。格里格農和其他蘋果公司員工坐在觀眾席的第五排,每當喬布斯完成某項功能的展示,負責的工程師或經理就喝下一口威士忌,釋放了兩年多來積攢的壓力。
喬布斯為了第一代iphone,想了很多的辦法,也有想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想法,但是由於資金要求巨大,蘋果公司無法承擔就放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他狠心砸了1.5美金在智慧手機研發上,2005年,2006年期間設計了三個版本的iphone,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高階工程師離開了蘋果公司。
後來參與整個專案研究的主管之一,湯姆·費戴爾說,iphone的開發計劃比“人類登月”還有難。
除了解決技術難題,蘋果的高階工程師每週工作80多個小時,工程部門的人員不能和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內容。
專案成員出差時,還必須偽裝成其他公司的員工,絕不能讓對方發現自己來自蘋果。
提供給某些供應廠商的電路圖和工業設計圖也都是假的,以免機密外洩,因此這些供貨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是提供給iphone使用,直到產品釋出會之後,才恍然大悟。
喬布斯下了一盤大棋,一盤足夠迷惑任何手機生產商的大棋。
後世很多人都稱讚喬布斯的偉大,蘇偉覺得如果說從他讓手機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這一點論,確實是一個時代性的人物。
前世的記憶和現實情況一致,蘋果釋出會之後,全球為之驚歎,各國的手機生產商不得不緊張起來。
特別是穩坐手機市場巨頭的洛基亞,他們很清楚蘋果只能手機的誕生意味著什麼,手機網際網路代表了未來手機發展趨勢。
但是毫無準備的洛基亞並不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怎麼做?
如果想做出智慧機,需要的只高額的科研費用和時間,洛基亞已經過於安逸的享受了市場霸主的地位,他們面對新潮毫無準備。
喜歡重生始於1990請大家收藏:()重生始於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