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回國後的第二週收到了任正非的訊息,許書標的通訊公司願意採用華為的技術。
如果說試點沒有出現意外情況,那將是幾百上千億的大單。
蘇偉給與了祝賀。
同時,李嘉誠也給出了準確的訊息,英國電信願意嘗試採用華為的技術。
李嘉誠動用了自己的人脈和股東權力為華為爭取了這個可能的機會。
蘇偉對他改變的看法,兩人因為英國的市場有過口頭上的爭執,不過不影響在關鍵時刻李嘉誠站出來幫中國企業一把的決心。
華為受到美利堅網路資訊公司的圍剿,反而茁壯在成長,逐漸有與之合作的訊息傳到了那些人的耳朵裡。
他們心裡當然不舒服,但是自己的技術何時能夠突破還是未知數,沒有硬實力,一直打嘴仗,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
詭計幕後的主使們意識到了這一點。
同時更讓他們心裡不快的是,華為能夠連續在英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拿下大筆訂單,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蘇偉在幫忙。
又是蘇偉!
美利堅的企業家和財團們已經無數次聽到這個“可惡”的名字了,每每想對他動手。
要麼找不到突破口,要麼對整個宏偉集團的食品飲料帝國來講,動搖不了根基,相當於白費力氣。
何況,宏偉集團旗下還有一家亞洲最大的磚石珠寶商,那是一筆龐大的資產。
宏偉投資手裡掌握多家外資企業的大量股份,包括美利堅網際網路企業的股份。
一切都是蘇偉提前佈局好的,如果有真正開戰的時候,那麼這些全是可以利用的市場武器。
以比谷歌為首的美利堅網際網路大亨開始動歪腦筋了,既然壓制不了華為的技術,那麼攪亂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也許能夠震懾一下中國民營企業的囂張程度。
特別是那個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幕後推手——蘇偉。
蘇偉並不知道他們在預謀一場計劃,表面上風平浪靜。
谷歌的全球ceo埃裡克對蘇偉早有怨結在心。
蘇偉曾經在公共場合大肆宣揚,谷歌有一天會退出中國市場。
而在去年,也就是2005年的7月份,谷歌剛剛成立中國京城研究中心,意圖明顯就是衝著中國市場來的。
在雅虎拒絕使用谷歌搜尋引擎之後,谷歌的市值大跌,好不容易透過兩年的資本運作緩了口氣,正是起勢的時候,蘇偉來唱了這麼一齣戲。
埃裡克的心裡肯定難受。
但是因為沃爾瑪退出中國市場的事情或多或少對他產生了一點影響,一直忍著這口氣而已。
現如今,美利堅的所有網際網路公司、資訊科技公司的矛頭都對準了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和資訊科技企業,蘇偉又是他們共同厭惡的物件。
埃裡克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衝鋒打頭陣了。
七月份,谷歌中國宣佈限制中國使用者的搜尋權力,大量減少了搜尋引擎的資訊量。
使用者的體驗感直線下降。
如果不是百度的李彥宏向蘇偉提及這件事情,蘇偉還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