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說:“中國有句老話,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蘇偉道:“需要我幫忙嗎?”
“如果可以,當然期望蘇董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推一把!”任正非不強求蘇偉出來幫忙,避免惹了一身麻煩,但是他又渴望有人成為他的支柱。
蘇偉點頭道:“我知道該做些什麼?”
任正非道:“蘇董,很多事情,我們一旦開始,就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蘇偉道:“當我接受中國民營企業家領軍人物這個名譽的時候,我就準備好了面對來自全世界的挑戰!”
任正非微微一笑,和蘇偉握了握手。
……
市場情況與蘇偉和任正非的預計一模一樣。
國內推出無限網路技術之後,轟動了全世界的網際網路技術行業,一夜之前,彷彿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中國這塊土地上。
沒有人相信一家中國公司會贏得這場技術競賽。
首先引來的就是國際輿論,各種技術缺陷等等之類的輿論開始無腦抨擊華為。
最大的幕後操控者來自於美利堅,美利堅的資訊科技公司認為華為搶走了他們的飯碗。
如果說不聯合各個盟友國加以抵制,很快華為就會成為這項技術的市場規則的制定者。
他們需要給自己的研發拖延足夠的時間,但是又不能否認華為的技術是成熟的。
多家媒體聚聚集深鎮,現在需要任正非出來發生。
不巧的是,有的媒體將關注點放在蘇偉身上,因為他們聽說宏偉集團也參與了這次技術研發,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傳言?
蘇偉直接表明態度,宏偉集團和華為有合作專案,但不是無線網路技術。
他這樣說是為了避免輿論麻煩,但是私下他不會袖手旁觀,已經在和自己熟悉的幾家國際性的通訊公司聯絡。
如果說歐洲市場遭受排斥,美洲市場打不通,華為必須在亞洲建立根據地,並且是非常牢固的根據地。
任正非拒絕了很多媒體的採訪,但是每天華為公司外面絡繹不絕。
他只好在華為公司內部安排了一場記者招待會。
記者提出的問題類似。
總結起來,也就兩個問題。
第一,華為研發的技術是不是像國際媒體報道的那樣,存在很多技術缺陷?
第二,如果沒有,華為將會怎樣來突破以美利堅為首的資訊科技聯盟?
任正非的回答很簡單,他說:“我們的技術是否存在問題?你們該去問合作商和使用者更加準確,我只負責生產技術,總不能讓我一個董事長去搞市場調查吧?”
記者們來之前已經去採訪過了,華為的無線網路技術在國內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第二種型別的問題,任正非回答說:“華為是一家中國公司,也是一家提供資訊科技服務的公司,我們的技術是其他國家沒有的,但又是市場所需要的,所以我不太擔心市場問題。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是必然趨勢,而在它的背後,包括了資訊科技的全球化,如果有人站出來阻攔經濟全球化,肯定不符合客觀規律,根據前人們的哲學思維,這是不正確的。”
任正非在記者招待會上只提到了兩點,但是已經表達的足夠清晰了。
喜歡重生始於1990請大家收藏:()重生始於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