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在肯利亞和坦桑利亞的茶葉基地屬於自產自銷,因為立頓黃牌當初屬於立頓旗下品牌的緣故,所以在聯合利華收購之後,它依然擁有購買茶葉的權利。
但是現在立頓開始給宏偉集團供茶,就讓人匪夷所思。
宏偉集團推出的國風奶茶系列,包括立頓對市場的反應,都表明了宏偉集團有意針對立頓。
這種狀態卻沒有持續到一個月的時間,形勢完全變了。
搞得好像立頓和宏偉集團在合作一樣。
相反,雖然立頓沒有停止對立頓黃牌的原料供給,但是用迂迴的方式減少了供給。
聯合利華中國投資公司京城辦事處總負責人黃猛腦子徹底迷糊了,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這個問題還沒想透。
港城和東部沿海地區又來了資訊。
與之合作的幾家餐飲公司開始大量採購宏偉集團的茶葉,京城這邊的銷售人員上門簽單的時候瞭解到,宏偉集團給出了20%的返利。
京城辦事處沒有權力給予這麼大的優惠,必須向上面彙報。
另外,前往美心集團簽單的銷售人員直接被拒之門外,回來給出的答案是美心已經和另外的茶葉品牌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合同。
黃猛細細一想,一定又是宏偉集團。
不對!
他好像看清楚了現在的市場形勢。
難道一開始,蘇偉的目標就是立頓黃牌?
現在針對性直接對準了他們,前面只是放了一個煙霧彈而已。
黃猛醒悟之後,趕緊向上面彙報這件事情。
聯合利華大中華區總裁收到彙報的時候,他有些惱怒,事情過去這麼久了才看清本質。
他們已經失去了主動性。
更讓他擔心的是,蘇偉這次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僅僅是一家茶葉公司,如此大費周章,太不像蘇偉的風格了。
他看過蘇偉很多的商業手段,最清楚蘇偉做事的風格,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必然打蛇七寸。
大中華區總裁先是給京城辦事處囑咐道,儘可能的協調關係,穩定市場,另外一方面,他回了一趟荷蘭總部。
聯合利華在英國和荷蘭都設有總公司。
他不敢妄斷,只能將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上報給全球總裁。
針對宏偉集團國風奶茶一事。
聯合利華荷蘭總部的高層領導看法不一。
很多人不相信大中華區總裁的猜測,如果宏偉集團真正目標是聯合利華,不可能去對聯合利華的一個弱小分支動手。
應該瞄準保潔產業或者是大食品產業,僅僅一個立頓黃牌,每年的利潤還佔不到聯合利華年收入的5%。
儘管說,這5%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對聯合利華的影響不大。
如果說市場形勢走的比較極端,他們完全可以賣掉立頓黃牌及時止損,當初從立頓那裡收購的時候就沾了大便宜,現在賣出去又賺一筆。
從各位的心態可以看出,聯合利華完全沒有因為立頓黃牌一事要總部出面與宏偉集團周旋。
大中華區總裁聽完領導們的意見在會上說:“我有必要提醒各位一句,宏偉集團的董事長是蘇偉,我想各位應該瞭解過他的商業手段,我們有必要提起重視,哪怕是預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