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有心理準備,市教育局局長這篇論文一旦發表,在現在的社會形勢下,迎來的質疑聲一定會很高。
市教育局局長拉上他的目的也很明顯,想借用他的社會影響力來提高這篇論文的說服力。
平心而論,蘇偉並不看好,因為時代侷限性,但是有人走在時代前線,願意花心思去研究和探討未來教育,是值得尊敬的。
蘇偉已經準備好被教育學界的學者們抨擊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素質教育”的論文引起了國內眾多教育工作者的討論。
官方一些媒體也轉載了論文的要點,官方對此的態度處在中立,僅僅以新聞報道的形式闡明瞭這件事情,沒有加主觀意見。
然而教育學界的學者專家們,看完論文的反應,就過於強烈了。
贊成論文觀點的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的理論思想還是處於應試教育的階段。
教育學界展開了一場“教育模式”的大討論。
渝都市教育局局長首先成為了專家和學者抨擊的物件,有人甚至把“擾亂青少年心智”的頭銜蓋在了他的頭上。
像他這麼說,孩子讀書的重要性就降低了!
很多人喜歡斷章取義。
渝都市教育局門口最近很熱鬧,考慮到正常的工作秩序,教育局局長提前休了公假,避免造成混亂。
外面的訊息,他都有所耳聞,每一篇抨擊他的文章和網路帖子,他都認真的看了,即便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面對輿論大潮襲面而來的時候,整個人的情緒任然起伏不定。
冷靜!冷靜!
他不斷在心裡安撫自己的情緒。
等他情緒穩定下來的時候,他才想起,還有另外一個人現在正在與他面臨同樣的困境,就是被他硬拉下水的蘇偉。
他開始有點後悔了,在做這件事情之前,沒有準確的預知帶來的風險,給蘇偉造成了困擾。
現實情況說明,只是他自己擔憂而已。
抨擊蘇偉的確實不少。
但是蘇偉在社會上的名氣畢竟在那裡,無論是學者專家,還是以訛傳訛的網路噴子,在張口動筆的時候都會稍加修飾。
所以最後呈現出來的那些言論相比他們對待市教育局局長而言,溫柔多了。
“蘇偉還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伸手都伸到教育這塊兒來了!”
“蘇偉就是錢多了沒事幹!”
“雖然蘇偉在各個領域的表現讓人佩服,但是在教育學上,我認為他一無所知!”
“瞎湊什麼熱鬧,以為論文署名加一個你的名字就是正確的嗎?”
“……”
蘇偉看到這些網路帖子,忍不住笑了,不管那個時代,重來不缺少憤青,任何時代惹不起的就是讀書人,因為他腦子裡裝的東西太多了,總想找一個相關的現實情況發洩出來。
蘇偉能夠理解這幫表面上看起來星光熠熠,內心孤寂的人。
面對這些輿論,他沒有做任何專業性的回覆,只是讓楊慧以宏偉集團董事長個人的身份發表了一則宣告。
“論文裡的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宏偉集團不會插手教育,如果有需要,宏偉集團將幫助那些條件艱苦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