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
蘇偉只是從馬大雲手中接過了話筒,試了一下音響效果,會場變的肅靜,有點大學裡面老師給學生上大課的感覺。
在座的企業家眼中,已經把蘇偉當成了老師,能夠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
所以,當他準備開口的時候,企業家們表現出來的狀態是極其認真的。
臺上包括中科院的領導以及馬大雲、任正非在內,都感受到了眾人對蘇偉的尊敬。
蘇偉講道:“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在座的各位十有八九聽過我的課,剩下一二也與我一同參加過很多場合的聚會。”
不是蘇偉驕傲,他說的都是事實,企業家們也不太想聽到每次蘇偉濃重的開場白,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只有媒體記者才喜歡。
蘇偉接著講:“剛剛聽了任總和馬總的講話,我對高新技術產業更感興趣了,接下來我主要談談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以及高新技術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企業家們握好了筆,集中精力,等待蘇偉開口,毫無疑問,他們認為蘇偉今天的講話,裡面的乾貨一定比馬大雲還要多。
“首先,我們來聊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時代背景。
隨著知識、技術和資訊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逐步由農業、工業為主轉向以知識產業為主。
無形資產對經濟發展的進步有巨大的作用,而近些年來無形資產在一個企業資產中所佔的份額日益增多,種類也更加豐富。”
蘇偉講道這裡,很多企業家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了兩個詞,一個是“知識產業”,一個是“無形資產”。
他們對這兩個詞的理解處在最淺顯的層面上,意思是大概能夠聽懂,但具體是什麼?代表什麼?等等,可以說一竅不通。
但是這兩個詞的提出,更加讓他們確定,蘇偉的講話非常有深度。
蘇偉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其實絕大部分人腦子裡都有一個疑問,蘇偉講到的“無形資產”到底包括哪些?
不過今天到場的企業家在國內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誰都不想表現的粗陋寡聞,顯得很沒面子。
慶幸的是,沒有等到他們親自開口,有記者問出了他們心理想問的問題。
“蘇偉董事長,你能具體聊聊企業的無形資產嗎?和今天交流會的主題有什麼關聯嗎?”
蘇偉解釋道:“無形資產英文名叫intangibe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大家能夠從我剛剛的話中聽到兩個詞,一個叫專利,一個叫技術,兩者之間用唯物辯證法講,存在一定的整體和部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