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高書記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但是蘇偉猜測高書記為了自己政治前程極有可能去做那個抗暴風雨的人。
要是沒有這種想法,高書記也不會請求楊林帶話和蘇偉見上一面,積累了半輩子的勇氣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機遇爆發出來。
鴻程食品的到來就是他的機遇,根據蘇偉對食品行業前景的描述,在他的心裡也給漯河市定下了一個“食品生產強市”的目標。
在未來的發展中,農業農村農民肯定會成為國家政府關注的重點,而他和鴻程食品的合作正是在逐步解決當地這方面的問題,等著中央重視的時代到來,幹出的成績就是他的政績,省委的位置或許還有他一把交椅。
為官的除了看政績,心裡也要惦記著當地的老百姓,不用說,蘇偉提議區域化規模化種植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老百姓的兜裡足了,臉上笑了,自己的名聲也就打出去。
飯局結束之後,高書記回到家裡,雖然喝了一點酒,但是腦子足夠清醒,迴盪在腦海裡的都是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
沒有錯,從蘇偉的建議中完全可以上升到農業經濟發展的大問題上來。
次日一早,縣委的公務用車直接開到了鴻程食品公司。
高書記的秘書傳話道:“蘇老闆,楊經理,書記邀請你們一同去看看漯河的春耕場景!”
蘇偉倒是挺感興趣,隨之而去。
來到離市區較近的鄉村,車停了下來,一行人下車,天氣微涼,但已掩蓋不住花草的勃勃生機和春種的繁忙。
地裡老牛拖著犁耕作。
“來,蘇老闆,你小心一點!”高書記朝著田裡去,伸手攙扶蘇偉。
蘇偉道:“書記,你小心一點,我年輕,手腳靈活!”
地裡的老農見一行陌生人,停下手上的活兒,也讓耕牛休息一下,他一步一步的踩在剛翻過的泥土裡走了過來,泥土有些溼潤,腳陷下去稍微有點深,後腳跟帶出一些散土。
“你們是?”老農好奇地問,從這行人的穿著來看,他判定肯定不是與他們一樣的稼人。
高書記的秘書介紹道:“這位是市委的高書記,這位是周市長,這位是宏偉集團的董事長……”
老農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等秘書介紹完,他說道:“各位領導,路上聊,不然土裡沾了一身泥!”
高書記笑道:“不打緊不打緊,這快地是準備種小麥嗎?”
老農點頭,“是的!”
高書記問:“收成如何?”
“只要用心,收成還是不錯的!”
“夠一家人吃不?”高書記問。
“吃當然夠,多餘的還能夠拿來喂牲畜!”
蘇偉道:“喂牲畜豈不是可惜了?”
老農道:“這位領導,你不知道,我們這個地方一年能夠種兩次,冬小麥一般都留著自己吃,味道稍微好一點,春小麥要麼拿來交公糧要麼喂牲畜,牲畜喂大了能換錢啊,時間放長了,遇到梅雨季節還會發黴,到時候牲畜都不吃了,那才是可惜了!”
蘇偉問:“為什麼不拿去賣?”
老農笑了笑,“漯河市內只有幾家麵廠和麵粉廠在收,但是銷量不好,要的也不多,賣不出去的,一年到頭兒也有一些外地的商家來收,但是現在我們不缺土地啊,每年都辛辛苦苦的在土裡拋,收成都還不錯,賣不完啊,我家前年的老麥子都還有,只能喂牲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