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
1992年,十四大召開,提出要加強評論性工作,要對社會熱點問題,請專家、學者、工人、農民、幹部進行討論,透過討論引導社會輿論。
1993年,在中宣部宣傳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加強新聞評論,就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的要求。
根據這個要求,《焦點訪談》誕生了。
《焦點訪談》特色是“用事實說話”來構建內容及其邏輯結構,強化事實論證和細節描寫。
通常是觀點先行,然後用事實為觀點立論。“深度在事實之中”是《焦點訪談》製作的宗旨。與其他欄目不同,《焦點訪談》具有多樣化的述評結構。
《焦點訪談》前期籌備工作相對緊張,在取材定位上不是很明確,但是第一期關於貪官汙吏的節目一經上線,收視率爆棚。
記者調查,證據分析,專家指出,還有大快人心的結果,一下子,成為了全國上下老百姓們必看的節目,一段時間收視率甚至超過了《新聞聯播》,固定收看人達到幾億人次。
即便是公正合理的結果,對很多老百姓來說任然心懷不滿,國家被這些蛀蟲鑽的房梁不穩,人心惶惶。
老百姓恨不得對爆出貪官汙吏全部處以死刑才能解他們的心頭之恨。
此時《焦點訪談》欄目組正在全國各地收集素材,忙碌的準備第一期節目。
楊慧在去年去央視談廣告的時候認識了央視廣告部主任,她一直在籌備“央視標王”的競標活動,像宏偉公司這樣合作過且有實力的公司一定會多加留意的。
兩者之間一直有來往,蘇偉想透過央視廣告部主任這個人去認識一下《焦點訪談》欄目組的負責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如果事情順利,《焦點訪談》第一期節目類容或許就是“岳家三父子”了!
嶽峰自認為,蘇偉拿他沒有辦法,市委他紮根多年,而省委那面也有人際關係,只要是在湘省範圍內,他都能保證自己安居樂業。
殊不知蘇偉想借此驚動中央,把他的罪行暴露給全國人民。
當然,最基本的證據必須充足,現在差最重要的一環,向天佐派出去調查康業酒廠的細作還沒有訊息傳回來。
只能等,不能輕舉妄動,讓嶽康有了戒備心,那時動起手來就比較麻煩了,說不定訊息就被封鎖在了湘省,根本傳不出去。
悄悄的幹掉你,讓你死的不知為何?
聽說工人們拿著工具要去打嶽康,蘇偉急了,慶幸嶽州成腦子活提前攔了下來。
“董事長來了!”有人說。
工人們放下工具安靜了下來,紛紛轉過身面對蘇偉。
蘇偉嚴厲批評道:“你們想搞什麼?
啊?拼命嗎?
他是政府官員,把他打殘了,也把你們自己送進去嗎?”
工人們知道蘇偉此話是為了他們好,但他們也是為了工廠。
有人說:“董事長,明明整改完成了,還不讓開工,不是故意的,誰信?”
“董事長,我已經閒不住了,一天在廠裡白吃白喝的,我覺得特別對不起你!”
“董事長,我一個人去,一人做事一人當,不會找到兄弟們頭上來!”
“……”
蘇偉說:“行了,你們動動腦子,像這樣大張旗鼓的拿著武器去,可能還沒到就被警察抓起來先拘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