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最後跟誰,這個問題被暫時擱置了。一切都等各家把自己的小家安排妥當再做出最後的選擇。
訊息一傳出,整個村子的老年人都羨慕了。
他們很多人都是不得不依附著某個孩子,有些一把年紀了還得看兒媳婦的臉色。
江家兩口倒好,幾個孩子爭著搶著要,這得是多大的福氣才能攤著這麼幾個好孩子啊?
要不怎麼說還是窮鬧的呢?
要是家裡富裕,其實很多人也願意孝順,願意給父母一個美好的老年時光。但村子裡的人是真的窮!每家的孩子又多,光是口糧就得扣扣索索,幾乎要一粒粒地計算著來吃,哪還顧得上爹孃呢?
也不是說都缺他們口吃的,稍微勒緊腰帶擠出點糧食其實也能讓他們吃上飯。關鍵還有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們身上各種各樣的病痛,也全會在老年時爆發出來。
比起看病吃藥的錢,口糧什麼的都是小意思了好嗎?
沒見鄭美娟的媽,這麼多年都只靠止疼片硬扛嗎?還不就是沒錢鬧的!
宗閒第二天就去了村長那裡,把宅基地的事說了一下。他要的不是什麼太好的位置,大是大了點,但位置真心不算好,離後山的距離比較近。但一想鄭母就在那附近,江家老宅離的也不遠,村長表示能理解他的選擇,然後很爽快地給批了。
那麼大的地方才花了五十塊錢,這在後世簡直是不能想象的。要不是一下要的太多會惹人矚目,宗閒都想要更大一點。
宅基地弄到手,下一步就是要建房子。
這個年代的偏僻鄉村,一般還是以土房子為主。青磚大瓦房是每個村人的夢想,但能蓋起的真不多。
不光是價錢,還有磚石瓦片很難買到的問題。
在聽到宗閒要建青磚大瓦房,村人們羨慕是羨慕,卻不相信他真能做到。
都是一個村子的人,誰不知道誰呀?
他江澈就是個懶散的混子,整天逛來逛去,遊手好閒,能有多少錢?還不是得靠家裡老孃的貼補才能娶妻生子嗎?
要是他們老江家有本事建那麼好的房子,又怎麼會一家那麼多口子還擠在老宅子裡?
就算真有錢全貼補給他,磚從哪裡來?瓦從哪裡來?
磚瓦都搞不到,還談什麼青磚大瓦房?
可村人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眼中混不吝的江家小兒子還真把磚瓦給搞來了。拖拉機來了村子好幾趟,一車一車地往宅基地上運。別看那些磚瓦看起來像是用過的樣子,卻也是完完整整的好東西呀!
這下不光是村民,就連村長都眼紅了。
掏了兩根菸,他們才從拖拉機的駕駛員那裡知道這些二手磚瓦都是宗閒從外面找朋友弄來的。至於更多的訊息人家也不再說什麼了,只是笑眯眯地提點了一句。
“那位可是個有本事的,敬著些總不會錯。”
也是從這時候起,村裡人看宗閒的眼神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