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準備的順天府立刻將患者隔離,同時對其住所進行燻蒸。
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瘟疫,這一次卻像撞上了銅牆鐵壁。
乾清宮內,康熙看著最新呈上的疫情奏報,龍顏大悅:“好!比上月又少了兩成!”
胤礽趴在康熙膝頭,好奇地指著奏摺:“阿瑪,這是什麼字?”
“這是‘痊’字,痊癒的意思。”康熙耐心解釋,眼中滿是自豪,“多虧了保成的薩滿爺爺,這次天花死了不到百人!”
要知道,按照往年的情況,這種規模的疫情至少要死上萬人!
“阿瑪英明!”胤礽甜甜地拍馬屁,“是阿瑪安排得好~”
窗外,初夏的陽光灑在正在施工的東宮工地上。
工匠們往來穿梭,卻都默契地避開了靠近乾清宮的那面牆——那裡留著一道小門,是皇帝特意為太子準備的。
*
這場痘疫中,赫舍裡一族一馬當先:
開糧倉設粥棚,每日熬煮防治天花的薏苡粥
騰出別院收容病患
重金聘請蒙古大夫,用“熱燻療法”輔助太醫診治
最令人稱道的是,噶布喇親自督造三十輛藥車,車轅上刻著“仁德”二字,載著太子提議的“人痘法”所需藥材走街串巷。
等痘疫結束,康熙特意下旨宴請諸位大臣,命赫舍裡家幾位重臣與太子同席。
宴席上,胤礽穿著簇新的小蟒袍,乖巧地坐在康熙身邊。
當上前敬酒時,小太子竟然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禮。
這一舉動震驚四座。
要知道,太子乃半君之尊,從來只有臣子向他行禮的份!
“使不得!使不得啊!”噶布喇慌忙跪下,“老臣惶恐...”
康熙卻笑著擺擺手:“無妨。太子純孝,朕心甚慰。”
宴席過後,噶布喇被同僚們團團圍住:“你好福氣啊!太子殿下如此敬重...”
噶布喇卻憂心忡忡,當夜就遞了請罪摺子,說自己當不起太子如此大禮。
摺子剛遞上去,胤礽就派小狐狸去赫舍裡府又“託”了一回夢。
這次仁孝皇后明確告誡:太子敬重是情分,赫舍裡家守禮是本分。
次日早朝,噶布喇主動請辭部分職務,說要給年輕人機會。
康熙再三挽留未果,最終準其所請,賜其領侍衛內大臣之職,以示榮寵。
這般進退得宜的做派,落在旁人眼裡卻是各有滋味——
幾位漢臣捋須暗歎赫舍里氏果然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鈕祜祿一族家的子弟酸溜溜地誇“不愧是元后家族”;
更多人在私宴上紅著眼灌酒:“不過仗著太子爺的勢...”
可酒醒後,還得堆著笑往赫舍裡府上送禮。
“阿瑪,”當晚胤礽窩在康熙懷裡,天真地問,“外祖為什麼不要官做了?”
康熙輕撫兒子的發頂:“你外祖是聰明人。他知道,對你最好的保護,就是讓赫舍裡家不成為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