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康熙獨自站在窗前,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出神。
案几上的奏摺堆積如山,西南戰報頻傳,可他卻提不起半點精神。
"阿瑪..."
一聲軟糯的呼喚從身後傳來。康熙回頭,只見胤礽抱著一個小手爐,怯生生地站在門口。
"保成怎麼來了?"康熙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彎腰將兒子抱起,"外頭這麼冷,凍著了怎麼辦?"
胤礽把小臉貼在康熙臉上:"保成擔心阿瑪..."說著將手爐塞到康熙手中,"阿瑪暖暖手..."
康熙心頭一熱,將兒子摟得更緊了些:"阿瑪沒事...阿瑪有保成就夠了..."
胤礽在康熙懷裡蹭了蹭,小手輕輕拍著父親的後背:"阿瑪不難過...保成陪著阿瑪..."
康熙深吸一口氣,強忍淚意:"好...阿瑪不難過..."
從那天起,胤礽便形影不離地跟著康熙。
朝堂上,他安靜地坐在一旁的小椅子上;
批閱奏摺時,他乖巧地靠在康熙腿邊看書;
就連深夜,他也要等康熙入睡後才肯回自己的小床。
"太子殿下這幾日咳得厲害..."太醫憂心忡忡地向康熙彙報,"微臣建議靜養..."
康熙看著兒子蒼白的小臉,心疼得無以復加:"保成,明日就別跟著阿瑪上朝了,好好休息..."
"不要!"胤礽罕見地拒絕了康熙,隨即又軟下聲音,"保成要陪著阿瑪...阿瑪一個人...會難過..."
康熙再也忍不住,將兒子緊緊摟在懷中,淚水打溼了小小的肩膀:"傻孩子...阿瑪有你就夠了...真的夠了..."
春寒料峭的乾清宮裡,胤礽單薄的身影始終伴在康熙身側。
燭光下,那張小臉幾乎與宣紙同色。
每聲壓抑的咳嗽都像碎玉落在綢緞上,輕得讓人心顫。
"保成..."康熙第無數次伸手去探他額溫。
小太子卻將臉往奏摺後藏了藏,只露出雙亮得過分的眼睛:"兒臣...不困。"
小狐狸翹著毛茸茸的尾巴,爪爪託著圓潤的下巴,琥珀色的眼珠滴溜溜轉。
【宿主加油,只要再哄他笑成翹嘴,咱們就能解鎖「躺平養老」模式啦!】
說著不知從哪掏出本《哄爹十八式》,封面赫然畫著Q版康熙被釣成翹嘴的模樣。
*
"阿瑪看,"某日批閱奏摺時,胤礽突然指著地圖上的某個點,"這裡是不是有條河?"
康熙順著他的小手指看去:"保成怎麼知道?"
"阿瑪請看,"胤礽忽然按住奏摺一角,小手指精準點在地圖某處,"此處地勢低窪,若自青龍山引水,可灌良田千頃。"
康熙眸光一凝——那處確實有條暗河,是去年欽天監堪輿才發現的。
"保成如何知曉?"
小太子執起硃筆,在紙上流暢勾勒出溝渠走向:"《水經注》有云'山南水北為陽',兒臣觀此處山脈走向..."
突然意識到失言,急忙改口,"是、是師傅前日教的!"
康熙若有所思。幾日後,工部傳來捷報——按照太子建議所指修建的水渠,成功灌溉了萬畝良田,解了當地旱情。
"太子真乃祥瑞也!"朝臣們紛紛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