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吧,她到底只是個客人,總不會再讓葉鶯鶯把燒雞拿出來。
吳婆子咬了咬牙,一口氣把雜糧粥吃完,扔了筷子就走了。
吳婆子從葉鶯鶯家出來,還是一臉不悅。總覺得少吃了幾塊肉,心裡膈應得難受。
她轉身去了王氏家裡訴苦,說葉鶯鶯家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咋還那麼小氣呢?燒雞這樣的東西,只要她想,隨時都能去鎮上買著吃。
而她們這些長期在村子裡生活困難的人是多少年才能見著一次燒雞啊?讓她這個嬸子多吃兩塊怎麼啦!還非得藏著掖著,說什麼在最貴的酒樓買的,想吃就給錢。
“梨花,你說這葉鶯鶯是不是小氣到家了?她那麼有錢,給我們一點吃的怎麼了!”吳婆子越想越覺得氣不過,總覺得人家有錢就該施捨點給她,可是好像忘記了錢是誰的。
王氏的注意力可不在這些抱怨上,她只記得之前自己討好葉婆子,說兒子晚上回來會給老太太帶燒雞,可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回事。
王氏也知道,葉婆子也不會真的上門來問燒雞在哪裡,索性信口開河。
可如今葉鶯鶯去買了燒雞,這不就是在打她王氏的臉嘛!
王氏也覺得氣不過,也不搭理吳婆子了,進屋就去找小娟,說是晚上去葉婆子那裡吃飯!哼,你們不是有燒雞嘛,那我今晚就來吃光它!
吳婆子話還沒說完,王氏就不理她了,她這心裡繼續窩火。回家的一路上看見人就要說燒雞的事情。
村民們聽了本來也沒覺得什麼,可經過吳婆子一番添油加醋的主觀解說,大家又都覺得葉鶯鶯確實不地道。
村民們大多都是過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日子,那些有錢人家離他們也都遙遠,最多羨慕羨慕。
可葉鶯鶯不一樣啊,她是村民身邊的有錢人,離得近,摸得著的。
葉鶯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從無到有,過上了這麼好的日子,確實讓大家眼紅。村民們私底下經常討論,葉鶯鶯咋這麼有本事呢?
好一點的人說是她爹給的,思想齷齪一些的,就猜測是葉鶯鶯做了不正當的事情。
你說葉鶯鶯她爹被金府的大小姐管得多嚴實呀,這一年到頭也沒找著機會看老孃,還能給女兒什麼錢?指不定葉鶯鶯就跟那鄧妮子一樣,專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錢才會來得那麼快。
你們看那鄧妮子,幾時見過她幹過活了?可家裡從來不缺吃喝。葉鶯鶯又是青樓女子的女兒,骨子裡的血是改變不了的!
大家人雲亦雲,傳出來的話就越來越難聽。可無外乎都夾雜著各種眼紅。
所以,再有人從葉鶯鶯家門前過的時候,也都想進去瞧瞧這二層的小樓房裡到底還有些什麼寶貝,如果遇到能佔便宜的,也就佔佔,反正葉鶯鶯的錢來路不幹淨。
所以這段時間,葉鶯鶯就奇怪了,怎麼這麼多人愛往她們家跑,經常這裡看看,那裡摸摸的,還有大膽的直接要東西或者直接混一兩頓飯。
比如眼前這三個嬸子,雖然在同一個村裡,但平日往來並不是很多,之前還一直嫌棄葉鶯鶯晦氣,看見了都要繞道走的,今天卻破天荒地過來串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