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之音啊!
電視機前的觀眾聽了頓時起雞皮疙瘩,這一刻,大家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這聲音太好聽了!
緊接著,大家意識到一個問題,貌似這歌詞很是耳熟,彷彿在哪裡聽過般?
反應快的觀眾,馬上想到了中秋第一詞——《明月幾時有》,反應慢半拍的觀眾在聽到儒雅青年唱著“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時,靈光一閃。
歌詞內容竟然是《明月幾時有》?
這是巧合嗎?
這時,鏡頭轉向了彈鋼琴的白衣仙女,只聽她唱道:“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天吶,這真的是《明月幾時有》!
電視機前的觀眾不禁驚呆了,他們萬萬想不到《明月幾時有》除了朗誦外還能唱得如此好聽,關鍵他們還能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唐宋風範,原來中秋第一詞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會是這樣的妙不可言。
鏡頭又轉向了儒雅男子,只見他深情地唱著:“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儒雅男子風度翩翩,氣質脫俗,一眼望去,恍如謫仙人。
鏡頭再次對準了白衣仙女,她全情投入演繹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此時,儒雅男子已經走到白衣仙女身旁與之並肩而坐,兩人深情對望,一同彈奏鋼琴。
一會兒後,兩人合唱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別時圓……”
哇哇哇哇哇!
電視機前的觀眾瞬間激動了,這是剛柔並濟嗎?歌聲中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就似鸞鳳和鳴,悅耳極了!
只聽一對璧人又合唱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曲完畢,繞梁三日!
電視機前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完全陷入了《明月幾時有》的絕美意境中。
比之一對璧人完美演唱的《但願人長久》,觀眾們紛紛覺得朗誦《明月幾時有》真是弱爆了!
很不幸,今年神州電視臺中秋晚會有個節目就是朗誦《明月幾時有》,結果這成了一對情侶人氣更上一層樓的嫁衣。
少帥不愧是少帥,居然把中秋第一詞改編成了餘音繞梁的《但願人長久》,當真絕了,大才啊!
電視機發不起彈幕,那網路直播呢?
只見蘋果臺tv直播滿屏彈幕,全是歌頌一對情侶,這不,一對情侶剛消停幾日,又登上了娛樂頭條!
蘋果臺也藉著一對情侶這股強勁東風,平均收視率取得了同時段第二的好成績,最高收視率曾壓過神州臺風頭,奈何底蘊不足,惜敗於神州臺。
不過,蘋果臺已經很滿足了,神州臺始終是龐然大物,擁有全國最多的基礎觀眾,以現在的蘋果臺還未夠格狙擊神州臺。
現在未夠格,不代表將來未夠格,相信終有一天,蘋果臺會在同時段狙擊神州臺成功!因為他們有最佳合夥人——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