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有人聞到臭味後不斷幹嘔,像辛笛那樣吐八次的也不在少數,但同樣也有人喜歡這種獨特味道,並不覺得難聞,畢竟從科學資料來看,鯡魚罐頭的臭味大約是星城臭豆腐的20倍,重口味者還是可以接受的。
“敬你是條漢子!”
“你們這些沒有吃過shi的人,永遠無法體會鯡魚罐頭的美味,買吧,絕對血賺!”
“連鯡魚罐頭都沒吃過的辣雞別在我面前裝逼。”
“三年前吃過一條,當時的畫面太美我不願意去回憶,那個味道彷彿又湧上喉管……”
“這就是偉大的科學犧牲精神啊~~辛博士,你真是太刁了,你是我的嘔像!”
“靠,總有刁民想騙朕吃shi。”
在辛笛的微薄上,很多老百姓都幸災樂禍,在下面跟帖,許多吃過的人現身說法,發表了自己的感受。
但真正的瑞典專家和理性網友都會說,網上影片中的吃法是錯誤的,瑞典人也不是全都喜歡這種味道,最正宗的吃法是要加配料的,洋蔥,西紅柿,再抹點黃油,夾在麵包裡吃還挺美味。
這就好像一部分老外不能理解華夏人的臭豆腐一樣,大愛臭豆腐的華夏人也不一定能理解瑞典人吃鯡魚罐頭的行為,網上很多試吃者誇張的影片,更多的還是一種營銷手段。
嗯,突生靈感的人也有。
有個網友說:“謝謝提醒,我準備買一盒罐頭灑在廣場上,趕走那些跳舞的大媽。”
另外一個網友也說:“特麼的有個辣雞總喜歡佔我車位,謝謝辛博士的啟發,我知道怎麼辦了,我把鯡魚湯汁從他前擋風玻璃的通風口倒進去,魚肉糜從天窗擠進去,讓他狗曰的酸爽幾天,想賣車都賣不出去!”
這幾招狠啊,比什麼在車上倒垃圾,丟姨媽巾還要絕。
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出主意,比如在ex的婚禮上開一盒撒在婚紗上,辭職後潑上司一臉鯡魚汁,怎麼恨怎麼來。
這年頭,娛樂至上,總之,辛笛火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單獨上了頭條!
很多人拿他搞笑,最有趣的回答還是他的同事肖健。
肖健是第一個回複,也是點贊最高的一個:“麻煩幫我帶幾盒回來,我們可以科學研究一下這個罐頭,寫篇論文,申報明年的諾貝爾獎。”
這個諾貝爾獎,肯定是搞笑諾貝爾了。
沒想到辛笛出院後,立刻在下面回複:“我會想辦法帶一箱罐頭回來研究,先灌你吃三盒,不吃不是華夏人。”
網友們笑慘,都說南山植化所的科學怪人無敵了。
諾獎周,辛笛這家夥似乎專門負責搞笑的,楊順就是正兒八經的搞學術研究,官方大會後,參加了另外幾場,每天都安排地滿滿的。
甚至還參加了一場華夏駐瑞大使舉辦的華僑晚宴,見了許多在瑞典打拼的華夏企業家。
這個國家高新技術很厲害,優秀的華夏企業家也在努力融入當地社會,一些高管和商人也做到了瑞典財富榜的前列,非常了不起,比如入股沃爾沃集團的吉利,華為瑞典,中興瑞典等公司。
人在異地,最需要家鄉人的抱團取暖。
楊順還向瑞典華人工會捐款500萬瑞典克朗,用於保障華夏留學生在校外兼職打工的利益,希望學生們不要急著賺錢,而是多花時間學知識,厚積薄發。
他這樣刷頭條,一直持續到10號那天,諾貝爾獎的正式頒獎典禮,央視已經做好現場直播的準備,到時候,會在央視直播平臺以及新聞頻道全國同步播出。
自從參加完第一天的諾獎學術大會後,負責招待楊順和汪卉的,就由諾貝爾基金會接手了。
基金會提供了一臺定製版本的諾貝爾b,除了車標是諾貝爾頭像之外,還有特殊的個性化車牌,上面寫著nobe,防彈防爆加重的b走到哪裡都會引來瑞典人民的特別注意,以及熱情的揮手。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對諾貝爾的感情比瑞典更深吧,他們熱愛諾貝爾,尊重每一位獲獎者。
楊順入住的酒店是著名的斯德哥爾摩grand酒店,並且是頂層的“諾貝爾套房”。
楊順跟在秘書和王室接待官身後,進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1號行政套房”。
地上鋪著厚厚的羊毛地毯,花紋精緻,踩上去極為舒服,即使是外間候客廳,也有二十平米,沙發,茶幾,落地燈一應俱全,牆角還擺著斯坦威鋼琴,如果客人還有吉他,小提琴之類的愛好,酒店隨時可以提供。
更引人注目的還是臥室,雙人大床看上去就知道很舒服,楊順對汪卉擠擠眼,晚上應該在這裡留下一點痕跡,留做紀念。
但他還沒來得及高興,牆角櫃子上的諾貝爾半身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另外書房的牆上,掛著從1997年開始歷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得主照片,和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樓差不多。
“這……算了吧。”
讓一群老科學家看著他們在床上翻滾,這種感覺實在是尷尬,楊順放棄了一些騷套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