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琪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心裡面一陣陣的吐槽。什麼情況跑進來濟南城搞什麼情況,直接打不就完了。他們連火藥都埋好了。你們來幹嘛?這他媽什麼事兒麼。
“梅百戶,跟您手下說一聲。各位的功勞在功勞簿上都記下來。絕不會少半分。我說知道的,您的千戶文書和牙牌早就準備好了。大軍進城您就一定能升官。”
“也不是這事兒,主要是你們這麼一來。我們的部署不都得變化不是。”梅永琪訕笑著尷尬的找著話頭。
“這次來,我們都是沒抱著回去的念頭。誰也不知道盛庸會不會買張將軍的賬。畢竟過了那麼久了。不過盛庸的家人我們都從南京給救出來了。希望他念著自己的家人吧。”這位年輕的錦衣衛名叫鮑叔明。父親是張玉府上的親兵,他成年後也成了張玉的親兵。一身的功夫令人驚豔。但是愛上了錦衣衛那身改造過的軍服。大明璟把箭袖曳撒質孫袍改成兩件式的,上身是繡著暗龍紋的紅色呢料立領右衽修身的軍服。下身是紅色錦緞的曳撒。腰間銅釦牛皮帶上吊著繡春刀。頭上戴的大帽的錦帶絲絛垂到胸前。腳下的黑色雲頭履。整個人站在那裡精神百倍特別的召女孩子的喜歡。吵鬧著要進錦衣衛,正趕上錦衣衛缺人。到各個衛裡面遴選了。這就一下就選上了。因為張玉的原因直接就給了個總旗。嚷嚷著要去南面做任務。結果就趕上了錦衣衛攻略盛庸、平安等人的計劃。就參與了營救盛庸家人的行動。要知道,盛庸家裡面可是有一個老婆兩個妾室五個兒子。加上僕役足有七十多人。
鮑叔明也是藝高人膽大,在內史監柳莫遙的幫助下。利用去城外莊上避暑的藉口將家人全數轉移出城。然後把盛庸五個兒子也綁了直接送上燕子磯的四海船隊。直接就到了海津鎮。這件事情讓這小子直接升官到百戶。上官那麼會來事,所以手下也一起勠力同心。這事兒竟然出奇的順利。這次來濟南也是他自己舉薦的自己,說做事兒要有始有終。且自己父親和盛庸的親兵是姑表親的兄弟。這樣就方便搭上線。這番操作下來讓羅指揮使覺得這孩子有培養前途!當下給了承諾,只要成功。一個千戶跑不了!大明璟對這次行動也十分看重。因為父親時常提起這個在北元就很親近的好兄弟。而且盛庸在歷史上被陳瑛、紀綱之輩構陷,最後不得不自戕以避禍。現在既然歷史改變了。那就讓歷史跑的再偏一點吧!
“今天晚上時候我們這裡配合掩護你?”梅永琪問了一嘴。
“沒必要,我一個人去。身上帶著他們盛家的信物呢。如果要對我動手的話。以我的身手,弄死他也是可以搏一搏的。”鮑叔明說這番話的時候好像再說別人一樣。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事兒可大可小,你可想好了!”梅永琪被嚇到了。這要是自作主張炸死了盛庸的家人這就很難看了。
“以防萬一而已,我自身去見他。他就能知道這事兒我有依仗。”鮑叔明畢竟年輕氣盛,並不在乎生死。他在乎的是自己如果成功機就可以自立門戶了。千戶是可以外放的。他的夢想是去謀一國的。野心大著呢。
“給兄弟整一桌像樣的酒席。吃完了我就去辦事兒。記得給我找個清倌人,回來我要!”這種在刀頭舔血的生活,讓鮑叔明早早的就學會了用比較極端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
“這都不是事兒,酒席立馬給你準備。清倌人你放寬心!哥哥,給你安排一對!”梅永琪也被這廝的豪情挑動了情緒。
不一會兒,從酒樓叫來的酒席就擺了一桌。因為等下還需要跟盛庸鬥智鬥勇。所以也沒怎麼喝酒。主要還是聊點燕軍現在的變化。
“四海艦隊從長江口逆流而上到皇都幾輪炮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還得一個個城池的去搞。真的還有點麻煩。”鮑叔明是在海上見過四海艦隊的。是隨著沿著黃河逆流而上的補給艦到的濟陽,然後再透過黃正禮的地道進來的濟南城。在黃河口從四海船社的貨船轉上四海艦隊的護航船掠海艦時,就被艦隊中三千料的虎鯨級火力支援艦給震的滿眼都是小星星。他做的還是一千料的掠海艦。要是能看到五千料的遠級巨鯤艦。能暈過去吧。反正已經有不少人第一眼看到那如小山一般的巨鯤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怕不是人間的吧?”
“燕王有好生之德,不想濫殺大明子民。否則也不會屢屢釋放降兵了。大多數都願意加入燕軍。畢竟軍餉差距太大。另外,看看我們燕軍的那身制服?南軍穿的比乞丐好不了多少!”在洪武朝底層的胥吏、軍士、錦衣力士在遇上直時可以穿官靴,下了班就得換上草鞋。能想象錦衣衛一身錦衣穿著一雙草鞋的樣子麼?當然不會,平時不上直的時候他們也捨不得那身錦衣啊。一定會脫下來妥善保管的。但是燕軍就不一樣了。從裡到外配了好幾身呢。內衣褲就份夏、冬款,各有五套供替換。怎麼這麼多。沒辦法,基地庫存的太多了。另外夏冬常服各兩套、夏冬作訓服各三套、夏冬禮服各一套。全都是配發的。光軍服的製作就讓北平府的那些大媳婦、小娘子都有了收入。這樣女人的家庭地位也相應的上升了。關鍵是經濟也被進一步刺激了。女人花起錢來那是沒有理智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知道鮑百戶如何看待東進的探險艦隊?”梅永琪岔開敏感話題問道。
“按照培訓時候教官說的,在大明的東面有個碩大的大陸。只要從倭國一直往東一萬五千裡就能到達。可以沿著倭國的本州島像東北到下極寒之地沿著列島航線可以到的。沿途雖然都是荒島,但是起碼有淡水。而且早在殷商時,漢人就已經登陸了。唐宋時候曾多次前往。現在我們的船、導航、水手都是一流的。我想明年這個時候,東進艦隊應該回來了。東南的艦隊已經順利的到了羅娑斯。聽說還繞了羅娑斯走了一圈,這是個偌大的島。比大明都大。島上還有類似崑崙奴的土著。南下的就沒啥搞頭了。都是些叢林、野人。聽說還抓到了食人族和獵頭族。不過說是物產豐富。撒吧種子不管都能收的好地。可惜人不夠多啊。否則都給他佔了!都是我們大明的。那幫猴子根本就是捧著金飯碗討飯的貨色。”鮑叔明一說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酒宴重要結束。再說晚點要面見盛庸,對方怎麼說的都是大明的侯爺。也不能失禮不是。鮑叔明好好的洗了個澡。換了身大明士子的青布斜大襟襴衫,外罩一件玄色錦緞加棉的大氅。頭戴一領四方平定巾。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孤身一人前往了城中軍營的所在。濟南城的軍營本來在城外,後來大軍回來的十不存一。就把城外大營給廢了。新招募的屯田軍士都在城中原來的城隍廟中和興福寺以及文廟當中。反正也就這些地方是空著的。難不成讓大人們把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衙門給讓出來不成。而盛庸的大賬就在這城隍廟中。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廟前鮑叔明那位沒見過的姑表叔伍仲康早早的就在廟門口等著呢。身穿這全套甲冑的他,站在這風口多少有點冷。看見這位丰神俊朗的表侄子騎著高頭大馬過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的進去吧,外頭太他媽的冷了。人都麻了。
“是鮑家侄子?”伍仲康當先開口問道。
鮑叔明不敢拿大,趕緊的下馬行禮回道:“正是小侄,可是表叔當面?”
“對對對,走走走。先進去烤烤火!凍死我了。”聽聞這些話,鮑叔明心中暗自一笑。這位到是毫無戒備。希望不是扮豬吃老虎的主兒。
“小侄聽叔叔吩咐就是。”從馬鞍下的夾袋裡面拿了個斜挎包,然後把馬交給了門口的小旗。跟著伍仲康就進了廟門。裡面的空地上搭滿了各式各樣的帳篷。倒是沒人在外面。伍仲康就這插在帳篷外的火把引這鮑叔明走進了偏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