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上官聽到。聽到你就死定了!”
“陳總旗死啦!身體都碎啦!他聽不到啦!他死了!我可不想死!我不想被打碎!”
城樓之上一片混亂。城中也一片混亂。城中守將馬宜現在震怒。因為他想去北門,離北門還有百尺就被一群軍士攔住。竟然要他開門投降。可恨的是其中還有城中薊州衛指揮同知毛遂!這是要反啊!
塔讀
“爾等食君祿,今日竟敢與燕逆同流合汙。想死麼!”
“我就是不想死!你他媽的要做忠臣!要他媽的名留青史!老子還有老孃要奉養!有嬌妻要疼愛!去你媽的!弟兄們!上!給我把這廝拿下!我們投降燕王!我們也要他媽的清君側!”毛遂雙眼通紅,聲音沙啞著嘶吼道。
馬宜出門也就五個親兵哪裡扛得住這百多號人的衝擊。當下親兵就全掛了。馬宜被綁了起來扔到了馬上。
“趕快!讓城牆上的找白布給拉起來!”
“毛同知,北門被堵住了!出不去。”幾個軍士拉著駝上了被捆住馬宜的馬對著毛遂說道。
“蠢貨!不會換個門出去啊!腦子被炮彈堵住了麼?”
而在燕王大營門口。
“報!城牆上掛除了百布!好多白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報!東門有馬隊出城,往大營來!二十騎!”
“報!薊州衛指揮同知毛遂綁了指揮使馬宜來降!”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炮兵營太強大了。”潭淵在那裡喃喃自語。
“沒勁!真沒勁!這他媽的真沒勁!”朱能心情不好。沒殺人心裡有點不舒服。
“老朱,如果能這樣一路推過去,就不需要死那麼多人了。這也是好事啊。該有的功勞不會少你的。”丘福讀的書比朱能多。想法必然更有深度。
張玉手一揮:“潭淵聽令,命你率燕山右護衛兩個千戶隊從東門進城接管。並防止亂兵襲擾。接管完成後以煙花為號!朱能、丘褔聽令,命爾等各率領燕山左護衛兩個千戶隊接管西面、南面城門。張輔聽令,命你率神機營快速接管城牆防守。令輜重營儘快修復北門城牆。”
“末將遵命!”眾人紛紛撥轉馬頭去落實命令了。入城很順利。馬宜被控制以後忠於他的軍士也就失去了鬥志。而毛遂畢竟是指揮同知,說話還是管用的。這廝也是為了活命為了能夠在燕王面前立功。非常的賣力。本來他還要把忠於馬宜的軍士都殺了。結果被張輔攔住,張輔命人在城邊修建了戰俘營。在全城都被控制以後,一個個的甄別。願意在燕王麾下的留下。不願意的留下,給予路費發還原衛所所在。當時有很多人表示,這幫貨回去一定會再次被拉上戰場和燕王的軍隊面對面的。
張輔說道:“新皇再送他們來就是讓他們送死。他們對新皇就會心生怨恨。這種情緒會蔓延開來。最終南軍會意識到,他們的命不值錢。他們的死不值得。兩軍交戰本就需攻心為上。略施小計就可瓦解南軍士氣,有何不可。”
薊州城內忠於馬宜的軍隊大概在五千人左右。張輔給了每人半貫錢,臨走的時候讓人關照他們。大明人不殺大明人。最後有大約三千人不到的樣子選擇留下。其餘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了。不過真正因為終於建文朝廷而離開的是沒有的。最底層的軍士對戰爭的理解沒有那些朝堂之上的高官們那麼複雜。很多的文官選擇為建文以身殉國的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青史留名。文人是有其風骨的。明知道這樣會讓家族中所有人甚至女人孩子都要為其殉葬,也不會讓他們有哪怕絲毫的猶豫。這到底對不對,真的不好說。一個國家需要這種硬骨頭,否則脊樑會軟掉的。但是在皇家家務事上用犧牲的方式來表露忠誠。大明璟的感覺非常的惋惜。但是這就是中華文種傳承的方式。慘烈且嗜血,有時候這種時刻不死人是不足以彰顯其鄭重。每當在王朝更迭的時候總會有一批人義無反顧的選擇和這個王朝一起赴死,哪怕這個王朝爛到了根。
張玉父子和朱、丘、潭等高階將領在北門兩邊沒有倒塌的城牆上看著那炮擊的成果。當炮兵的輜重兵從廢墟中把實心彈一顆顆的挖出來的時候。不少人白毛汗都出來了。這實心彈竟然沒有變形。除了上面有些凹痕外就沒啥變化了。輜重兵標誌給它磨平就可以繼續使用。本來以為這兩百顆實心彈是沒有了。結果這次炮擊除了火藥和炮兵弟兄的一身臭汗就沒啥損耗了。
馬宜就是那種骨頭很硬的。大明璟在張輔出征前給他說過,對付這種人不要讓他有機會說話。到時候萬一說的義正言辭慷慨激昂就尷尬了。直接堵住嘴,改殺就殺。千萬別磨嘰。大明璟告訴張輔,大多數人死於話太多。所以,馬宜到死都沒有機會為他以身殉的朝廷說上哪怕一句話。
張輔就問了他一句:“降不降?降就點頭,不降就搖頭。你亂動我也認為你是不想降。”結果馬宜拼命掙扎,他是想掙脫口中塞的口銜。他一直在等能夠出聲的那刻,他心中想好了洋洋灑灑的檄文。經過卻被直接拉出去斬了。所有知道的人都很為馬宜感覺不值得。這種死法對這種要死後豎名的建文忠犬來說非常的憋屈。我有話要說!我要聲討燕逆!對不起,想也不要想。不會給你這種機會的。不過最後還是給了他家人收屍的機會。毛遂則跟著張玉大軍一起回到通州。對於這種投獻的將領燕王是有足夠分量的賞賜的。畢竟千金買馬骨嘛。薊州城則留下了兩個千戶的神機營和一個炮兵營五十門長炮守城。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一戰打的輕鬆之極。且因為被放歸的軍士口口相傳。結果不出一旬,遵化衛指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鄭亨也舉城歸附。密雲三衛更是全體投獻。這次的戰鬥令到軍隊上下震盪。戰爭的模式改變了。所謂的據堅城而守變成了一個石頭棺材。早晚會被火炮敲爛。這仗打起來就變得一面倒了。如果南軍跟不上燕軍火器的水平,那所謂的討逆就是個笑話了。
喜歡萬年大明請大家收藏:()萬年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