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空降北平的布政使張昺和都指揮使謝貴在各自的衙門中安坐。本來應該在五月回道南京的暴昭也還沒走,在布政司內和張昺喝茶手談呢。
一個侍衛忙不迭的衝進院子:“大人!不好了!燕王反了!燕王府的護衛衝進來了。”
“啪。”一顆雲子從暴昭手中落下。“砰。”張昺手中的白釉茶杯在地上摔的粉碎。茶水把官服的下袍濺溼了。官靴上都是茶葉渣。兩個人眼中露出了恐懼的眼神。而後兩人向被驚嚇的燕雀一樣從椅子上竄了起來。忙不迭的向屋內衝去。在牆上拿下來掛著的劍。然後面向對方問道:“如何是好?”
這個時候牆外傳來了火銃的響聲、慘叫聲、刀劍的碰撞身、身體倒地的聲音等等。兩人都是文臣。雖然曾經都練習過劍術,那也是做做樣子。又不是真的上陣殺敵。哪裡經得起如此這般的壓力。“砰!”一聲巨響,院門被撞開。一個身穿新式札甲、鐵臂手,外罩沾滿斑駁鮮血白袍的軍士就走進了院子。一手拿著一支怪異的雙管火銃。一手提著一把沾染了獻血閃著冷光的鋼刀。兩眼像看到銀錢一樣的看著兩人。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可這在兩人眼中卻是索命的冷笑。
“你!不要過來啊!”張昺的劍指著兩人。高聲的喊叫著。而剛跑進來的侍衛早就被一刀捅進了胸口。嘴巴里面發出嘶嘶的聲響,眼見是活不了了。軍士用雙管火銃指著張昺和暴昭:“把兵器扔下,跪下。饒爾等不死。”
暴昭則兩眼發紅一言不發的提著劍就衝了上去,那個殺死侍衛的軍士剛剛把刀從屍體上拔下來。舉手就是一槍。暴昭被十二顆鉛彈近距離擊中胸口。因為還在往前跑,上半身受到重擊。人好像從腰間折斷一樣。頭一仰就栽倒在地上。胸口官服上的補子完全破爛掉。那隻驕傲的錦雞現在頭也沒了身體也沒了,就剩下一個脖子了。
原本的歷史中,暴昭在南京城破以後被俘。面對朱棣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心理,反而破口大罵,不肯屈服,朱棣為之龍顏大怒,下令派人先敲掉他的牙齒,接著又砍斷了其四肢。然而即便到了這份悽慘的田地,暴昭的口中依舊對朱棣大罵不止,直到咽喉被切斷,頭被砍下來的時候,這種罵聲才終結!也算是個硬骨頭。現在卻憋屈的死在一個他身前看不起的不知名的大頭兵手裡面。
張昺把劍一扔,雙膝跪下:“饒命!帶我去見燕王!我知道建文的部署!”
話音剛落,一身槍響。那個軍士把霰彈槍中另外一發子彈就射了出去,張昺腦袋的上半部分就變成了血肉碎屑噴濺而出:“上峰有令,你們這種南京來的死活不論。一樣的賞錢,我拿你過去接下來就沒機會再掙銀錢了!”說著上前把兩人耳朵割了下來。還好張昺還有左邊的耳朵是沒被打爛的。否則賞錢就沒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這幫文臣出謀劃策的時候好像運籌帷幄高屋建甄。但是在燕王的兵鋒面前卻不堪一擊。布政司中也就幾十個有武裝的侍衛和兵丁。其餘的都被屠戮一空。這時候大明璟的佈置就看得出效果了。凡是和燕王府有染的胸口都有一個小小的徽章。上面有一朵祥雲。祥雲中有條龍忽隱忽現的露出一個龍角、半個爪子和龍尾。取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寓意。看到這個徽章就不殺。違者陣斬。在出發前都被反覆關照,除了南京來的都直接殺掉。其他的不反抗就不動。全殺光了誰做事啊。中層的大部分都被收買了。所以真正被殺的也就張昺、暴昭和他們的侍衛以及布政司的護衛。其他的都沒事兒。軍士們佔領了布政司後,便留了一百人看守,其他的去別的衙門。
原本歷史中對這段描寫寥寥幾百字。但是真實的戰鬥是很慘烈的。畢竟燕王只有八百兵。現在則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布政司、按察使、都指揮司、五軍都督府內幾乎所有北平派來的建文忠犬被殺的一乾二淨。能在史書上留名的就有:葛誠、盧振、張昺、謝貴、暴昭、湯宗等十幾個三品以上的高官。張信以及歷史上曾經盜取建文密詔投靠燕王的北平布政司使奈亨和北平按察司吏李友直則被大明璟特別的保護了下來。畢竟奈亨最後官拜戶部左侍郎。李友直最後官拜工部尚書。不能奪了人一場富貴啊。否則又是一段硬直的因果。
附送朱棣靖難檄文此篇檄文不算字數)
蓋聞書曰:不見是圖。又曰:視遠惟明。夫智者恆慮患於未萌,明者能燭情於至隱。自古聖哲之君,功業著於當時,宣告傳於後世者,未有不由於斯也。今事機之明,非若不見,而乃不加察,請得以獻其愚焉。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然後平定天下,立綱陳紀,建萬世之基。封建諸子,鞏固天下,如盤石之安,夙夜圖治,兢兢業業,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賓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縱之權,潛有動搖之志,包藏禍心,其機實深。刀構陷諸王,以撤藩屏,然後大行無忌,而予奪生殺,盡歸其手,異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諸王觀之,事無毫髮之由,先造無根之釁,掃滅之者,如剃草菅,曾何有然感動於心者!諸王甘受困辱,甚若輿隸,妻子流離,暴露道路,驅逐窮窘,衣食不給,行道顧之,猶惻然傷心,仁人焉肯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夫昔我皇考廣求嗣續,惟恐不盛,今奸臣欲絕滅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孫,須幾何時,已皆蕩盡。我奉藩守分,自信無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於懷,彀滿以待,遂造顯禍,起兵見圍,騷動天下,直欲屠戮然後已。謂以大義滅親,不論骨肉,非惟殺我一身,實欲絕我宗祀。當此之時,計無所出,惟欲守義自盡,懼死之臣,以兵相衛,欲假息須臾,然後敷露情悃,以祈哀愍,冀有迴旋之恩,滂沛之澤。書達闕下,左右不察,必求以快其欲。
古語云:困獸思鬥,蓋死逮身,誠有所不得已也。都督宋忠,集兵懷來,尅日見攻,乃率銳兵八千御之,兵刃才交,忠即敗北,遂生擒之,全其首領,待之如故。當冀左右易心悔禍,念及親親,哀其窮迫,重加寬宥,使叔有更坐之望,下無畏死之心,如此則非特叔之幸,實社稷之幸。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諸侯,締八百餘年之基,及其後世衰微,齊桓、晉文成一匡之功。雖以秦楚之強,不敢加兵於周者,有列國為之遮蔽也。秦廢封建,二世而亡,可為明鑑。今不思此,則寧有萬乘之主,孤然獨i於上,而能久長者乎?詩曰:‘價人維藩,太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謹以是為終篇獻。萬一必欲見屠,兵連禍結,無時而已。一旦有如吳廣、陳勝之竊發,則皇考艱難之業,不可復保矣。敷露衷情,不勝懇悃之至。苟固執不回,墮群邪之計,安危之機,實系於茲。
喜歡萬年大明請大家收藏:()萬年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