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萬年大明 > 第三十三章 火器營閃亮登場!

第三十三章 火器營閃亮登場!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拋射機的開花雷把城頭的契丹人一掃而空。然後在集中火力轟擊城門樓和城門。三輪過後城牆上就沒人了。雲梯一架就往上衝。然後弓箭手吊射阻斷從馬道上增援上來的契丹人。不過契丹人不要命的衝鋒還是給衝上城頭的明軍很大壓力。城牆上都是明軍,火力支援就沒了。畢竟這拋射機的準度還是很感人的。又一次陷入了膠著。而哈剌兀則在西門準備好了一切,隨時撤離。其中還包含絕大多數黨項人、契丹人軍官的家眷。所以那幫貨才會這麼拼命啊。當斥候來報西門也被明軍先登以後。就嘆了一口氣:“開門,走!”隨後一直想投降明軍的哈剌兀因為家眷在上都而不得不逃亡。留下契丹人和党項人還有自己部族的蒙古人送死。還算好把絕大多數軍官的家眷都帶走了。實際上再收攏家眷的時候發現沒有色目人就知道色目人會投降了。反正也無關結果。他就做任何反應。反倒是那些已經一直叫踏進黃泉的契丹人、党項人拼命的想殺了叛徒。實際上哈剌兀的行徑與色目人有什麼區別呢。

當北城也被攻上城頭之後,整個兀良哈禿城守軍計程車氣就崩了。所有人都放下了刀劍。明軍一下子繃緊的神經也放鬆了下來。明軍沒有濫殺,只是把所有人都繳械圈禁了起來。兀良哈禿城面積不小,也有三分之一個北平城了。其中有大量的北元的歷史檔案和元軍輜重。燕王這次也是小小的發了筆橫財。當錦衣衛把陳銓之死告訴燕王后,燕王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我選的主官!關鍵時候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並執行。當時東城樓上是收到了三面的打擊。雖然有火器,但是對手視死如歸前赴後繼的拼命讓火器營也是壓力山大的。如果再等下去雖然不至於被佔。但是傷亡一定不小。這陳銓是取死之道。蘇沐殺的好。這事兒作為主官的燕王一定要幫蘇沐扛,不然以後誰還給燕王賣命啊。

朱能領軍在城中大索。反正都是異族人。沒屠城已經是很人道了。兀良哈禿城城被掘地三尺。所有的蒙古人的密藏私藏都被翻了出來。然後一共十萬居民和一萬六千多俘虜需要被被押往燕王封地。基本上戰俘一定是做苦力的了。而這些居民,有手藝的還能過得好點。沒手藝的就要被拆家了。女的和孩子會配給軍中沒有娶妻的光棍。娶個老婆還帶個娃,多好。男的麼苦力營的五年幹活。能活著出來給你個良民的身份。這是張璟出得主意。他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忠實信徒。堅信只要洗腦的得當這些苦力會變成燕王麾下能納稅的良民。這讓燕王很高興。畢竟封頂中能納稅的人越多他越有利啊。

兀良哈禿城,北元在漠南曾經的巨城、堅城。在明軍火器的攻擊下,連一個時辰都沒有撐住。城中所有值錢的都被拆走,包括房梁、城磚等建築材料。不是說北平缺。主要是暫時還沒有在漠南建城的打算。也不能給蒙古人留任何物質。這是張璟的主意。這小子骨子裡面很毒。雖然是張輔說的但是燕王知道這一定是張璟的主意。張輔是真正真正的君子。想不出這種毒招。

破城用了小半天,刮地皮用了一旬。拆城用了一個月。當然大軍在刮完地皮就開拔了。留了一萬戰俘在五千明軍的看護下拆建材。想想這畫風也有點偏。

回程路上,燕王的營帳大車中。朱能、張玉、張輔、蘇沐等一眾將領坐著一起烤玉米。是的烤玉米,張璟還沒有在農莊上大規模種植呢。為了對付自己那張嘴,就從基地搞了幾千噸過來。現在除了張府也只有燕王那裡才吃得到。一眾人吃的嘴唇黢黑,這時候就沒了身份妨礙。

燕王:“蘇沐,你且寬心。陳銓那廝我報了個臨陣猶豫不決致大隊於危機之中。你乃奉命將其擊斃。”

蘇沐剛想站起行禮,被燕王一個玉米棒子砸過去:“坐下,給我。都說了烤玉米的時候沒大小。”

蘇沐眼中掬著淚水,向燕王行了個軍中的擊胸禮。張輔看著這個場景突然想起張璟說的。上位者也要適當的給屬下些陽光燦爛。一味的威權是會讓屬下做事失去主觀能動而變得畏手畏腳。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席間,朱能還是對張玉有點酸酸的。他的功勞實際上就只有殲滅逃兵而已。張玉這有俘獲敵軍大將的功勞。連這蘇沐都有堅守東門的功勞。還不說那錦衣衛試百戶劉士傑將地方大將陣前反正的大功勞。他還是一個千戶,他想升官。

燕王那裡不知道他的心思,但是不能太過著急。他要考量手下那麼多人的升遷,不可能為朱能一個人開後門。不過朱能的確能打倒是真的。張玉也看出了朱能的異樣。但他如何能安慰。搞不好會讓朱能認為他在奚落自己。不過張玉也是經年老將。畢竟是燕王麾下最年長的武將。

“朱將軍,來嚐嚐這個。”張玉把手頭的玉米遞了過去。

“張將軍客氣了,末將自己來就好。”不過既然人家遞過來了就不好不接。朱能還是結果了那用鐵釺穿著的大玉米棒子。

“我聽說將軍的刀好像傷了?回頭讓小兒在雜造局給你搞一把定製如何?也算我祝賀將軍馬到成功殲滅敵軍的謝禮。”朱能的刀傷不傷不重要,送一把現在價值千貫的將官佩刀才是真的。

朱能知道對方在向他釋出善意。以他的狗脾氣換了別的時候還真會拒絕。一是今天場合不對。擺明了燕王是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能不給臉。二是這刀的誘惑力太大了。不是給不起這點錢,是真排不上隊啊!前面有多少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還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要輪到自己這個千戶。起碼大半年了。人家還白送。別墨跡了。給臉不要臉是要被打臉的啊。當下就千恩萬謝的受了這份禮。實際上兩人也為此開啟了心防,在未來成為了燕王的左膀右臂。並在朱高熾上位時牢牢的牽制住了朱高煦。

誰也沒想到,這次的烤玉米未來竟然成了大明朝廷武將和皇帝間的一種默契。只要一起烤玉米就不論身份地位。有事兒說事兒,給武將一個宣洩情緒的管道。而皇帝也發誓不會在將來為此針對誰。在後來的歷史中多次出現烤玉米的場景。這最後竟然成為歷史學家口中稱頌布不已的民主烤玉米。有趣的很。

今天這章寫著寫著就多了點。

喜歡萬年大明請大家收藏:()萬年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