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府中,認祖歸宗回來後,王氏給後院這次去祥符的嬤嬤、丫鬟、馬子和各色下人發了紅包。這幫帶出去的都是心腹。定是要籠絡一番的。各人感恩戴德的謝過各自回屋休整。
張璟平時就是燕王府和家裡,啟用記憶以後就頻頻往返海淀。雖然一直想住到莊子上,但是山谷中的莊園和別院還沒有完全修好。沒借口常住啊。只能去燕王府應他那世子伴讀的差事。全然不知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錦衣衛往北平城派了一位奇葩的試千戶。和長史葛誠碰面後在其口中聽說了張璟的奇遇,對此興趣盎然。一直想要見一面,終於等到張玉一家回北平。原本昊天之中有很多法門可以用來窺探以及監視。只要張璟願意,神念發散也能把周邊事物探查個疫情各處。但是這廝懶啊。修煉本是件很枯燥且需要大毅力大恆心的事情。他現在做這些事情的動念是要改天換日,所以興趣濃烈且能持之以恆。
錦衣衛北平試千戶劉培是錦衣衛中的邊緣人物,這廝本來是個文官,奈何一直升遷無望。後來投靠了當時的錦衣衛使宋忠。宋忠是錦衣衛中不多的異類。也是文人出生。頗為正直。但是前兩任錦衣衛指揮使都參與了洪武四大案之中。最後不得善終。宋忠對這種株連甚廣的謀反案敬而遠之。那時候文人對錦衣衛唯恐避之而不及,能有人主動投靠算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當即就給了百戶的官職。後來被同僚排擠,為了安撫這廝的情緒便又升任試千戶。派駐到北平城。算是遠離權利中心,給他一個閒職。如果是別人就吃吃喝喝混日子了。可這位偏不,要幹一番事業。
這日,張璟陪朱高熾上完了課。長史葛誠神秘兮兮的說要考教他們一番。看看他們對於民生有什麼樣的感悟。讓他們去鐘鼓樓收集些關於民生的資訊。張璟不以為然,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應該是身為世子的朱高熾所要關心的。上位怕被人操弄矇騙就培養好自己的班底。實在不行微服私訪幾次,啥都有了。關鍵是自己的班底要有足夠的忠誠度。上位者需要讀懂資料,從資料中瞭解變化。而不是去收集資料。當然這種先進的管理手段都是後世經年累月累積總結出來的。雖然後世一直認為是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實際上中國人傳統上對資料很重視,每朝每代都有朝廷出面收集各種文書進行整理堪印。從中可以看出發展脈絡,只不過普通的文人很少有這種意識去面對資料。他們平日裡最多的是考究所謂的微言大義。而微言大義終究無法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無法改善經濟民生。
討論群五六37四三陸七伍
張璟、朱高熾兩個小人兒,莫昆四人和燕王府的侍衛十人陪同就開始了所謂的微服私訪。這陣仗,稍微有點腦子的就能知道是啥情況了。而錦衣衛試千戶劉培則扮成個買賣人,在必經之路的一個茶鋪二樓等著見見張璟呢。一行人就當是遊玩,一路上莫昆和王府侍衛交流著新裝備的使用心得。而張璟和朱高熾兩人則坐在車中玩著張璟搞出來的中式撲克牌。按照張璟個人的喜好。大小怪是盤古和伏羲。四個花色是梅蘭竹菊。四個國王分別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個女王是呂雉、竇漪房、武則天、劉太后。四個騎士是孫武、班超、楊素、李靖。ace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數字就實在懶得編了。兩人在那裡玩跑得快。輸了在臉上貼十二生肖的小貼紙。這種東西張璟從基地的幼兒園搞了不少。畢竟還是個孩子啊。時不時的還是會流露出無邪童真。
大車雖然是沒有任何標識的。但是架不住車邊幾個侍衛高頭大馬,身上軍旅殺伐之氣四處發散。絕大多數的路人都小心翼翼的避讓。快了酒樓門口,張璟拖著朱高熾下車向自家的酒樓走去。酒樓名字叫知味觀,這當然也是張璟的惡趣味了。門口的迎賓博士一看是自家主人,也不多說就直接領上了樓。劉培在大車經過的時候就軋出了苗頭,除了茶鋪就跟了上來。看到了張璟以後不免有些失望。就是一個普通小孩兒。長得倒是唇紅齒白,身量倒是比普通十歲小孩高大不少。可朱高熾也是身量不矮的。所以兩人在一起也沒有感覺特別。不直覺的就跟了上去。迎賓博士只當是有客,便跟著迎進了酒樓。不過在上二樓的時候被阻止了。劉培只能悻悻然的在大堂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自有跑堂的酒博士前來招呼,直接給了劉培一本選單。劉培翻開一看每個菜都用彩色顏料畫了出來,什麼是什麼一看便知。且旁邊還有食材和烹飪手法。這本選單在北平城曾經被人開價百兩收購。冷盆、熱炒、蒸煮、湯羹、點心加起來有三百多道菜式,讓同業都快瘋了。不帶這麼玩兒的啊。讓不讓人活了啊。
劉培看的眼都直了。他問酒博士:“此物乃是誰人的手筆?”
“此乃我家掌櫃的手筆,我家掌櫃搞出了很多大明亙古未有之菜式。所謂民以食為天。我等漢人呈口舌之慾也非一日之功。子曾經曰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們知味觀就是要所有客人每次來都吃到最好的食物。我們用最好的服務對待每一個客人,廚子用最考究的烹製對待每一盤菜!您看,這裡有推薦菜式。您一位可以嚐嚐我們酒樓的招牌搭配。您看著圖片上的搭配,你看上那個組合都可以。而且套餐比單點更加優惠。我看您應該是第一次來我們知味觀,今天我做主!送您一盅知味觀的冬日佳釀您嚐嚐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哥們兒咔咔咔一頓忽悠。劉試千戶就下了單。還想多看看選單就被酒博士給收走了。然後七七八八上了好些個小菜碟,都是些小吃食。劉培點的是套餐中的一個辣椒炒肉、玉米炒青豆、宮保雞丁、番茄蛋花湯。有葷有素有淡有鹹。而且辣椒、玉米、番茄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些都是大明獨一份的菜式。這一個套餐賣他三貫錢真的是良心啊。
劉培這時候早就把探究張璟的謀劃扔到了爪哇國去了。一門心思的像嚐嚐這亙古未有之鮮美的味道。張璟特別關照在製作的時候稍微放點味精可以提高口感豐富層次。放多了吃完會口渴,這種感覺很差。而且大明現在吊鮮主要用高湯。本就自然醇美。不能讓這種東西太過搶風頭。味精雖然是日本人發明的。但是在很多食材中都有。只不過味精問世之前沒有被很好的提煉出來。元朝時候就有廚子拿那海腸曬乾磨粉吊鮮用。不過顏色不太好看罷了。
在劉試千戶沉浸在美食中的時候。張璟和朱高熾在三樓最大的那個包間吃飯。他們兩個坐一張桌子,侍衛們坐一張桌子。用屏風隔開。朱高熾身旁有兩個近侍一起服侍兩位小爺。朱高熾正努力的對付這一個紅燒豬蹄。肉被煮的酥爛,筷子一提就骨肉分離。世子吃的滿嘴都是膠原蛋白。一個近侍拿著熱毛巾在一旁不時的給他擦嘴。張璟則用紅燒鮑魚的湯汁拌飯。吃的稀里嘩啦的。這年代野生的食材沒有被大規模的採集。拳頭大的鮑魚比比皆是。邊上還有一碗黃燜魚翅在小爐子上煨著。他的習慣是吃完鮑魚拿湯汁拌飯。吃完拌飯拿魚翅溜溜縫。基本上都是這個路子。海參都不帶吃的。只吃後世少見的珍貴野生食材。這廝可精了。qqxδne
兩人都是家中教養極好的孩子,謹守食不語的規矩。張璟喝完溜縫兒的黃燜魚翅時,朱高熾也吃完了。近侍拿著熱毛巾上前服侍。兩人用張璟搞出來的茉莉花茶漱口擦手。斜靠到包房內的羅漢榻上,近侍過來以熱毛巾為兩人敷面。朱高熾舒服的只哼哼。張璟聽著屏風那邊幾個侍衛在聊田九成、王金剛奴等在沔縣謀反起事被耿炳文所破。一般泥腿子也敢稱漢明皇帝,分封天王。整個洪武朝白蓮教起事反反覆覆遍佈大明南北。這個歷史上專業造反的民間組織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才被消滅乾淨。只能說明農民在古代作為國朝的中堅力量卻一直處於被盤剝最嚴重的那批。在近代滿清統治下,大量高產農作物引進中原。農民一樣被壓迫的最嚴重。這不是什麼科技能改變的。關鍵還是要完善律法,整頓吏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階層現狀。張璟作為穿越者所要努力的就是讓眾生平等不再是一句廢話。絕不能讓歷史上的文官集團出現。這幫讀書人得勢最終的結果就是藉著聖人之口把其他階層都打入塵埃。結黨營私不是句罵人的話。這幫貨一面道貌岸然的讀著聖賢書一面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
張璟收回發散的思維,先把手頭的事情做好。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的。張璟對著朱高熾說:“我們去走走吧,消消食。今日份的運動還未完成呢。”朱高熾雖然只有十歲,但是肥胖的苗子開始慢慢呈現出來了。主要是不運動還吃得多。這廝有個毛病就是喜歡的一定要吃到吃不動才會停。張璟在張璟會阻止。但是張璟一旦不在,他就沒人能管了。所以現在張璟逮著機會就帶著他運動。也不劇烈就走。變速的步行,對消耗熱量是最有效的。變著法兒的給他出點子玩耍。在王府教習、長史葛誠的眼裡絕對是頑劣不堪造的行為舉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了酒樓,而劉試千戶則沉醉在那鮮美的味道中不可自拔。侍衛們一前一後護衛著兩位小爺逛街。在著熱鬧的街面上,兩人的出現無異於淨街虎一般的存在。有些剛入城的小販行商大氣都不敢出。張璟倒是對這種場面是無感的。在他的認知裡面,上位者的權威並非體現在這種小民的敬畏中。
朱高熾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漂亮女娃蹲坐在要給倒扣過來的竹簍後面,倒扣著的竹簍上一個竹篾裡面擺著紅彤彤的豆金娘。女娃穿的寒酸單薄臉凍的通紅,蜷縮在那裡。看上去那麼的招人憐惜。朱高熾同情心氾濫了,讓侍衛把豆金娘都買下來。走近過去,把自己的裘領披到了女娃的身上。近侍連忙上前阻攔,被張璟用冷冷的眼神阻止。張璟在著女娃身上竟然感受到了絲絲縷縷的功德之力。頗為神奇,撩撥起了他的好奇心。這女娃到底是什麼身份?
神念釋放出去,發現附近有幾個人身上跟這個女娃有著若隱若現的牽絆。當下給莫昆傳遞了個資訊。把這幾個人暗示給了他。讓他安排人去跟蹤監視。
他則笑意盈盈的上前對著女娃說:“妹兒,早些回去,天寒地凍的。別得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窮苦人家命薄。我沒事,這太過貴重我不能收。”女娃的聲音很好聽,軟軟糯糯的。很容易讓人情緒鬆懈。
“沒事!家裡有的是。你別凍著了!你餓麼?我請你吃酥糖!”說話間讓近侍去旁邊的攤子上買來琅琊酥糖遞給女娃。女娃有點畏縮,但好像被這美味吸引。鼓起勇氣結果酥糖小口的咬了上去。張璟看到女孩子的牙齒乾淨白亮。一定是平時維護的很好的。並不是那種貧苦人家的樣子。兩隻眼睛好像會說話一樣看著朱高熾,這小子的臉上竟然露出了豬哥像?!你丫才多大?不過,這妮子真的長得招人憐惜。第二次張璟心理對這個女娃做出了同樣的評價。這妮子不是那種漂亮的讓人一眼無法自拔的美,而是有種讓人充滿保護欲同時又能令人放鬆心防的親和力。事出反常必然有妖。這種不合常理的事情的出現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這條街上大都是常年擺攤的商販,這女娃買的是時令的果子。且看她的樣子和旁邊商販看她的表情一定不熟悉。那麼巧被他們碰上。張璟心中警鈴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