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磨磨性子,自己還是個皮猴兒呢。”小王氏看著兒子稚嫩的臉龐卻一本正經的輸出就沒繃住。
“姨娘說的是,我以後一定謹言慎行以大兄為楷模。”張璟一本正經的調侃著大兄。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滾!”張輔早就被張璟帶的沒了君子之風。
張璟回到自己屋裡,看著站的滿滿當當的屋子有點暈。讓這些小孩子按照年齡排好隊。一個個的進屋,他來問話。
武陵生,這個名字有點奇怪。像是文人筆名。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給他取了這麼個名字。他們家到莊子上也有三代人了。父親是莊子上的佃農。租了族長的地種。農閒的時候就教自己寫字讀書。而自己這幾年也學了幾千個字了。名物蒙求、幼學瓊林、龍文鞭影、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都通讀。現在已經開始在學習大學和論語了。所以這次據說有大戶人家的子弟要遴選侍讀,被父母叫來參加。他看著周圍那些還在拿鼻涕活泥玩兒的同伴,孤獨求敗啊。
“武陵生,武陵生!”
“來了來了。”還在自己胡思亂想的武陵生被身後的孩子杵了一胳膊才發現在叫自己。遂著急忙慌的伸手示意。
屋子裡面很暖和,大棚雖然四角有火盆。但是總不像屋子裡面沒風。武陵生不禁放鬆了心情。
“武陵生,這個名字倒是有趣。像是寫畫本的筆名。識字麼?有沒有讀過書?度過寫什麼書?”張璟沒抬頭,拿著花名冊說道。
“回貴人的畫,我叫武陵生,名字是父親起的。我也覺得蠻好玩。識字,大概能有個兩千多個吧。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都能背誦。”
“這裡有筆墨,寫幾個字我看看。”
武陵生也不犯怵,上前取過毛筆。在磨好磨的硯臺裡面舔了舔筆。挺了挺腰,吁了口氣。落筆在紙上寫下了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標準的館閣體讓張璟看的抬眼落睛。僅僅八個字,緊結遒麗,端正嚴謹,筆勢穩健,體態圓潤。這是對這幾個字最完美詮釋了。才多大的孩子。就能寫出如此老道的筆畫。張璟記得後世的永樂大典就是用這種字型寫的。當時看殘卷的時候滿眼都是這種令人極度舒適的線條。每個字都像藝術品一樣。這孩子挺投入,還在一筆一劃的寫:“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好了,可以了。莫昆去拿錢。帶著他回家讓他家父母把文契簽了。”張璟說道。
“等等,我去請大兄出面。”張璟暫停了面試,把武陵生到張輔房裡。張輔在看書呢。
張璟拿著武陵生寫的字:“看看,才七歲。妥妥的一個讀書種子。也不是什麼木訥的性子。你幫我去跟他父母見一面。告訴他們,只要肯籤身契,十年以後保他一個功名。”
“這字感覺比我還老道。我要看看什麼小孩兒。”張輔也動心了。張璟把武陵生叫了進來。張輔一看長得端端正正的不像農民子弟。便心生歡喜:“來來來,再寫幾個字我看看。”張璟:“我過去繼續了,這個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幫我拿下。”張輔不耐煩的:“走走走,知道了。聒噪。”
一個時辰後,張璟留下了五十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多。因為第一個拿到五十貫安家費的家庭傳出了訊息以後。莊上兩百多戶人家有孩子的都來了。烏壓壓一大片。只能告訴他們明天再來。讓族長兒子安排好。
而武陵生卻被張輔選做了書童。你怎麼能如此橫刀奪愛!你一個武將!要個屁的書童!你又不搞科舉!要個屁的書童!你是上馬殺人取人性命的主!你要個屁的書童!好吧,你是大兄,你說了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族長兒子張銓,在這幾天顯露出了很強的組織能力。當然一部分原因也是他的身份。張璟對他很滿意。打算看看這次的組織如何。如果順利就讓張輔開口把他要下來。跟腳乾淨,家人可控。是個很好的人選。
果然,第二天。張璟看著他把這將近兩百個孩子編成五組。每組自己選個組長出來。然後讓組長再選四個小組長。基本上十個孩子一個小組。由莊子上識字莊戶的把前一天張璟出過的題目一個個的問。他昨天竟然把張璟的提問都記了下來。然後把答案寫在紙上。交給這個孩子拿在手裡。告訴他,拿著這個紙去排隊見貴人。能不能被貴人看中就看各家的命了。如果問題回答不出的就沒有紙。走個過場即可。也不會其父母對他有什麼看法。選出來的組長、小組長則重點推薦給張璟。
這廝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在莊子上的資源。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了問題。讓張璟很滿意。族長讓他全程跟隨張輔、張璟兄弟。想來也是要推薦。又一個現成可用的,相當不錯。
第三天,這些個孩子早早的都來到了新屋門外。張銓已經安排好了上午下午兩場。所以沒有昨日那人山人海的架勢了。一個個的過很快,張璟掃一眼那紙上的答案就知道是不是需要再提問。看中的,直接讓人領到一邊拿錢。一天下來又選中了七十個人。其他沒選中的參與者都給了一貫錢。回去給父母也有個交待。就這天把一個大車的銅錢用了一半。看的府裡的管事直嘬牙花子。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該選的人也選好了。該分的好處也都分了。接下來就是玩耍的時間了。張玉、張輔和一群家兵天天出去打獵。幾乎把左近的小動物都霍霍了。張璟則陪著王氏和小王氏在開封城裡面逛了一天又一天。沒辦法,誰讓他跟不上人家馬隊呢。為此寶利德給張璟的小母馬特製了一個鞍子。高橋馬鞍,這可不是普通的高橋馬鞍,像是個馬鞍山放了一個寶寶椅。是的你沒看錯,寶寶椅。這樣張璟就不會掉下來了。當然如果馬摔了,張璟也大機率會被困在裡面傷了腳。不過,小母馬性格溫順。跟隨巴圖的也不可能讓小母馬跑起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種特殊條件下的安全裝置。當然張璟自有求生的法則,無懼這種所謂突發事件。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農村裡面過年就是大吃一頓。古代中國因為歷史上有過不同程度的饑荒。所以老百姓基因裡面還是對餓這件事情深感恐懼。很多人甚至認為,人可以摔死、淹死甚至被燒死都不應該被餓死。那種深深的絕望長時間的蹂躪人的內心。然後慢慢的,人失去了行動力。在那裡一點點的失去生命體徵。的確很令人恐懼。所以,在過年的以後大吃一頓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絕大多數國人慶祝的方式就是大吃一頓!吃好的,吃貴的。這是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中國人對快樂的最終詮釋。
有明一朝,豬不叫豬。被稱之為豕。豬肉實際上早在唐宋就開始被大量食用了。並非有的小說裡面寫到古代人只吃牛羊,不吃豬。因為豬肉沒有閹割太過羶腥。開什麼玩笑,豬和狗是人類最早豢養的動物。而且閹割術早在商代就有過。這是後世考古學家在商代的古墓出土的刀具考證出來的。所以閹割家豬這種能令豬肉更加好吃的技巧怎麼可能沒有被挖掘出來了。
莊子原本因為沒有什麼做官學文的,是個地地道道的農莊。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張玉認祖歸宗。過不了幾年也會被附近有官宦人家的莊子吞併了。能活到現在真的有賴於洪武大帝一直在殺人。官宦人家都很老實,不敢亂說亂動。
所以,當張府的管事帶著幾十輛大車的工匠來給莊上改造的時候。莊戶上對張玉一家的到來一直是心心念唸的。張璟還讓管事在莊子上建了豬欄和牛羊欄。買了豬仔和牛犢子羊羔子。等明年就可以賣錢了。過年當然來不及只能去開封置辦。莊戶上兩百多戶人家,張璟每戶一扇豬肉、一個羊腿、兩隻雞兩隻鴨、二十斤魚。要不是張璟能掙,管事的快瘋了。而張玉和王氏都認為這事兒辦的敞亮。張輔則是對這個小弟又有了新的認識。族長因為此時在莊子上的地位更加穩固了。從此對張府唯命是從。張璟讓張玉在莊子上留個管事,以後負責張府在莊子上的收益。三年一換,避免勾連。這養豬、養牛羊和開封城的菸草生意也需要人盯著。張璟還打算把海淀農莊的作物推廣過來。不過需要先開墾荒地。原來的地種莊家是有規矩的,不是你想種什麼就能種什麼的。必須有官府指導。更換作物是要經過官府同意的。收不上賦稅官員的烏紗可是要掉。所以不可能讓農戶為所欲為。
喜歡萬年大明請大家收藏:()萬年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