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萬年大明 > 第二十三章 他們像一面鏡子

第二十三章 他們像一面鏡子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沒空追究你們的過錯,但是必須按照我弟說的。全部停下休整。讓他們吃飽飯繼續走。”

典史命令隊伍就地休息,指揮差役把糧車上的糧食拿下來。在路邊支起大鍋準備糧食。這時候王氏和小王氏讓館驛中的驛卒燒熱水。讓丫鬟媽子拿了去給女人孩子先喝幾口驅驅寒。幾個衛所兵丁跪在地上不敢吱聲。張輔罵道:“還不去幫忙!”這才如負重釋連滾帶爬的去幫手。隊伍裡面的一個老漢被兩人攙扶著走了過來給張輔行禮感謝。張輔連忙錯身讓開。侍衛上期扶起老漢。

老漢說道:“也怪不得他們,我們出發的時候。聽命令說失期每人仗責五十大板。我們十抽一也要打。大家緊趕慢趕,誰成想路上遇到大雪在廟裡多待了兩夜。還凍死了幾個體弱的。他們也是想到了地頭可以分點餘糧帶回去。沒別的心思。我們接下來還要趕路,他們要和我們一起到地頭交差的。”老漢暗示,我們走後還是他們接手管理。所以擔心現在雖然可以休息喝粥,誰知道和我們分手以後他們會怎麼對待自己。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張璟說道:“大兄,我去處理一下吧。”說完走到正在指揮幹活的典史身後:“你叫上那個總旗,過來。我有活說。”

那個典史帶著溼了褲子的總旗跟著張璟走進了館驛院子裡面。張璟拿出一個銀錢袋:“這裡有二十個銀餅。估摸著有個三十兩吧。拿上錢一路上安安穩穩的把他們送到地頭。如果耍什麼小心思,我的這幾個侍衛在山東登萊也是人頭熟的很。別讓我把他們派過去找你們。聽懂了麼?我這個威脅算是很清楚了吧?”

典史和總旗兩人當時就給跪了:“小貴人,我們有眼不識金鑲玉。我們一定盡心盡力的帶著他們的到地頭。絕不動他們一根毫毛。”

“你,去。進去裡面火爐那裡烤烤火。”張璟指著驛卒休息的屋子,打一棒子然後再給個甜棗也是用的很順手。

莫昆走過來說道:“小公子,人都認好了。”然後像看死人一樣看著面前的典史和總旗。

總旗的臉都白了:“貴人放心!我等必定善待這隊移民。哪怕失期被上官責問也在所不惜!”

典史也連忙詛咒發誓,張璟揮了揮手就轉身進了驛館中。張玉看著他點了點頭:“路遇不平拔刀相助乃我等武人做派。不過,這全天下那麼多不平事你管不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父親,看不見的我沒辦法。看見了不管,我心不安。”

“璟官兒是個心善的。在為我們張家積陰德呢!別說他。”王氏白了丈夫一眼,拉過張璟摟在懷裡。小王氏在旁邊拉了拉張璟的小手,眯縫著眼睛對著張璟笑了一個。張璟也捏了捏她柔軟的手。兩個人的小動作沒人看見。

“父親,事情妥了。他們不敢亂來。璟官兒,我知道勸不住你。不過,慈不掌兵軍法如爐。既然是接了軍令他們也不得不如此這般。唉,百姓苦啊。”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孩子緩過來了,給了點肉乾。接下來的路應該能熬的過來。”李氏輕聲對張璟說道。張璟看著媽子帶著那瘦弱的女子抱著孩子走了出去。這時候張璟才發現媽子懷中抱著的是個女孩。女子還在不斷的向他們作揖,而媽子懷中的女孩兒則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張璟。張璟有點恍惚,回頭問了一句:“他們到了地頭能活下來嗎?我看他的父兄也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擔的。”

“人要自己努力活下去,不能靠天,不能靠別人。靠什麼都靠不住。到了地頭能否活下去都是他們的命。外面這幾千人一定有比他們更慘的。路上應該還有好幾隊移民。有的可能連過來向求救的機會都沒有。你能救幾個?!”張玉聲音有點大有點嚴肅。

張璟心中一驚!剛才那恍惚並非是對那母女的擔心和同情。那是被提醒了!無端種因何處結果?他現在也是修煉之身,只不過那一身的修為都是來自外物來自外界。自己沒有主動去感悟過。每次都是被動的。這樣早晚會生出心魔來。心魔又會不會讓那虛數空間受到影響?這些他都不知道。是該好好看看大能留下的修練筆記了。

從現實層面來看,張璟這麼做完全是率性而為。不看對錯只論結果。但是反過來說,會不會讓他們在未來收到更多的傷害呢?張璟用錢用威脅讓他們暫時安全。也不能完全保證他們的未來的安全。而且到時候對方只需要在分配生活物資和農田農具的時候下點絆子。可能就是家破人亡的結局。

張璟起身向著隊伍走去。所到之處,幾乎所有人都對他報以感激的眼神。莫昆走過來說道:“他們的目的地是登州黃縣,在海邊二十里處。全是荒地,凡移民墾田,都有朝廷撥發路費,耕牛和籽種,免稅三年。他們的路費、農具、種子、耕牛沒人敢貪墨。皇帝陛下已經殺了不少在移民上伸手的貪瀆之輩。”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之苦,苦於胥吏之貪啊。”張璟不禁感嘆到。

他們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了這個社會基本的生態。張璟需要改變的不是某個人的現狀,而是整個大明的民生。如何提高底層農民的生存狀態,不再需要吃了上頓愁下頓。這才是他應該去正視去面對的。他的出後救助只能是治標而不治本。畢竟身體裡面是個現代人的靈魂,面對這種慘絕人寰的場面自然無法釋懷。實際上比他們悲慘的還有很多。只不過他作為一個官家子弟根本接觸不到而已。這次的直面對張璟在未來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是很重要的一個經歷。人不經過成長無法正視自己。張璟可以說是這世上絕無僅有的怪胎。說得不好聽點這廝德不配位,自身對世界的理解還太過淺薄。卻有著一身無上大能。一旦走火入魔行差踏錯,必定是血海屍山生靈塗炭。索幸路上這個遭遇能讓他對自己有足夠的警惕。早點找到自己在這時間要行的道。

喜歡萬年大明請大家收藏:()萬年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