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昆幾人幫著張玉、張輔整備槍械。而兩人的侍衛只能在一旁看著。他們也幫不上忙。幾人把所有火銃都上好了彈藥。先試霰彈槍。打五十尺的木靶。三尺一米,也就是十五米多一點的樣子。張玉端起短霰彈槍一個兩連發,直接把厚達半寸的木板轟碎。半寸差不多有17毫米的樣子。這可不是跆拳道表演時候踢的那種木板。那是脆性的。一般的表演板小孩子也能幹碎。這木靶是核桃木的,專門用來測試火銃破甲程度的。
張玉當下讓侍衛拿了件平時穿的札甲掛上了一個木靶。張輔過來一個兩連發。當時就看甲片、木屑橫飛。連甲帶木靶一起幹碎了。張玉和張輔對視一眼,眼中慢慢的震驚。而一旁的侍衛則全體菊花一緊。莫昆他們幾個則看著侍衛的表情得意洋洋。他們也有裝備這種雙發的短霰彈槍。而且身上的札甲都是改良過的好貨。現在大明的弓箭、火銃都無法打破他們身上的甲。除非是大口徑的彈丸打擊。那跟鈍器打擊的效果一樣。
張玉、張輔接連試了幾種不同的霰彈。張璟給長柄的霰彈槍裝了個放大兩倍半的紅點瞄準鏡。當大家習慣這種瞄準方式後感覺有如神助。此時大明的火器是沒有照門的。弓弩倒是有望山,怎麼就沒人把這個挪到火器上呢?當時的火器主要以面殺傷為主。湊齊幾十杆火銃一起打,就形成了當面的火力網。而沐英把神機營的火槍兵排三排做三段擊已經是當時非常先進的戰術了。仟仟尛哾
張玉當看到集束箭型彈把兩百尺外的木靶打的粉碎的時候眼睛都直了。而張輔用單箭箭型彈準確命中四百尺標靶上頂著的勇字盔時。所有人都不自覺的摸了摸自己的頭盔。頭皮有點發麻。侍衛跑馬過去拿回了這頂被箭型彈貫穿的勇字盔。上面用銅片裝飾的勇字被大力撕扯了開來。前後被貫通。鋼箭穿過後的箭尾卡在盔體內。張輔看著不禁嘬了下牙花。這太狠了。這距離一個齊射,有多少重甲都得趴啊。
接下來就是普通的擎電銃和迅雷銃。這時候大明的火銃還沒有槍托和照門。基地給這些火銃全部裝上了槍托和照門。當大家習慣這種持槍方式以後,沒人願意再拿原本的火銃。侍衛們眼睜睜的看著張玉和張輔在那裡打槍。
首發:塔&讀小說
張璟拿出了些短槍管的擎電銃給侍衛們。雖然只能打一發,但是子銃換裝比前裝快得多。張璟跟張輔建議在馬鞍上加裝個架子。把短管擎電銃插進去,單手就可以換子銃。而且這子銃裝的是和霰彈槍一樣的口徑。方便未來統一製造和裝備。
為什麼不給侍衛騎兵都安裝和莫昆他們一樣的短管霰彈槍,主要是為了拉開待遇差距。連張玉、張輔用的也不過是這種霰彈槍。這個時代還是需要上下有別的。張璟打算讓父兄給燕王獻銃。這樣自己也可以不用站到臺前。在家裡父兄面前可以不用偽裝。不過在外面還是需要低調的。
在這荒郊野外一群男人玩槍玩的不亦樂乎。而且已經有侍衛開始打鳥了。不得不佩服這幫貨的學習能力。那麼快就掌握了槍感?不出三十發子彈的射擊經驗啊。誰給他的自信去打枝頭上的鳥啊?一槍一個啊,二十個侍衛騎著馬兜了一圈就拿回來三四十隻野雞之類的禽鳥。應該都是能吃的那種。當下張玉大手一揮就開始了郊野bbq。所有人的馬鞍袋裡都帶著調料你敢信?張璟還是讓莫昆去莊子裡面要了酒水和菜蔬水果過來。光吃肉可不行。沒辦法,他也不能憑空拿個火鍋出來。。。
張玉因為職務的緣故,府中只能有一百個家兵。就是親兵嘛。關鍵時候隨時會上去擋到堵箭的那種。不過因為燕王的看重。燕王另外給了張輔一百名家兵的名額。而張輔把家兵給張璟做侍衛,就可以再補充滿一百人的名額。所以除了莫昆和莊子上另外四十人。府中有兩百人的家兵。張輔的意思是,給張璟湊四十個侍衛。空出來的他們在補足。這樣府中就有兩百四十名家兵的規模了。當然沒人會對此有什麼異議。畢竟現在北伐還沒有完成。武將的地位待遇還是很高的。
張璟知道張輔已經跟父親說了關於他雷劈以後的奇遇。所以的一切都用這個來解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就這樣兩人很快就開始打起了張璟的主意。張璟讓莫昆去他屋子裡面拿出了馬鎧和弓弩、札甲。
張璟以莫昆為模特:“父親,這札甲我們另外再試。我保證比現在的札甲防箭能力強百倍。頭盔和鐵臂手我都加強了。主要是甲片用的鋼好,另外束絛改用這種柔軟的鋼絲繩。馬呢,有馬鎧。原來用的最多的是鍊甲加棉甲。這個馬鎧堅韌無比,防鈍器和箭矢效果一流。披掛簡單。而且,哪塊壞了換哪塊。特別是頭面部,這個圓形的眼罩不會影響馬匹的視線。這種都是父兄未來在戰場上安身立命的寶貝。不可輕忽。馬頸部這個袋子裝長柄的霰彈槍。短槍掛身上。都是隨時可以取用的狀態。侍衛們就配用擎電銃。如果是騎兵對沖。一般可以在以一百步(一步等於五尺,三尺等於一米。自己算,我已經暈了)的時候開始射擊,在接敵前可以射擊三次。快的可以用掉四個子銃。然後把擎電銃放回插袋,抽出冷兵器近戰。這裡還有一種裝了木柄的投擲開花彈。兒子稱之為手雷。木柄上的鐵球裡面有三斤黑火藥。木柄下拉環拉掉後四息(一息等於兩秒)就會爆炸。這種不適合騎兵正面衝鋒用。守城、巷戰利器。可以裝備兩個,在不得不下馬的時候使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輔:“要準備五百套裝備家中和王府親兵。另外備兩百套。至於霰彈槍你這裡要給燕王府準備五十杆短的,三十杆長的。”
張璟:“我這裡備有一千套侍衛的槍械、鎧甲。每杆火銃配一千發預製彈,手雷五千枚。霰彈槍準備兩百杆短的兩百杆長的。各類霰彈一萬發。可以打個夠。王府的按照大兄的數字給。我們自己手裡要留個底。另外,要新建一個火藥工坊。把雜造局的火藥工坊獨立出來。彈藥必須要控制。這部分請父兄在獻槍的時候一定剛要提出來。”
燕王府後院演武場,砰砰砰砰的槍聲不斷。整個發射場地上按遠近佈滿了不同的標靶。燕王手持短柄雙管霰彈槍打得很開心。邊上的侍衛非常的羨慕的看著燕王射擊。馬和則在一旁幫著燕王上霰彈。
“王爺,試試這個長柄的。上面這個方形的可以用來瞄準。如此握持,臉貼上去,用一邊的眼睛看這裡。上面這個綠色的點和目標重疊時發射就能命中。這個和弓弩上的望山是一個功用。”張輔給燕王介紹著。
討論群
“此物倒是精妙。此銃管這麼長。能射多遠?”
“之前試過最遠射過四百尺。可以把勇字盔射穿。王爺嘗試一下這種彈藥。這是單箭箭型彈。這是集束箭形彈。區別就是裡面一個是十二支鋼箭,一個是單支鋼箭。和之前王爺試射的霰彈和獨頭彈效果如出一轍,就是彈形不同,破甲效果有差別。不過這個射程更遠破甲程度更高。可以面對不同情況來選擇使用。”張輔回答道。
張輔讓燕王試射擎電銃和改進款迅雷銃。有了之前的霰彈槍的射擊經驗。燕王明顯比較冷靜了。不過還是對槍托這個射擊相當滿意:“有了槍托,這個望山就很有意義了。有了槍托,火銃可以穩定握持。這時候望山就能很好的瞄準了。我稱之為瞄具。”
“如果我朝軍隊都能裝備這種火銃,現在裝備的火銃都該回爐了。孤早就打算成立一支以火器為主的部隊,現在看來時機成熟了。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去組建火器營還是幫我組建仿製此等軍械的火器局?”燕王不動聲色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