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虛,鄭氏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那掛在臉上的笑要多虛假就有多虛假。
蘇柒若抬手摸了摸額上那既沒上藥也沒包紮的傷口,心中譏笑一聲,這老東西拿了她的一百兩銀票不好好供著她吃喝讀書也就算了,竟然連給她請個大夫都不捨得。
也是,若不是因著鄭氏沒給原主請大夫,自己怕是也不會機緣巧合之下穿進了這書中的炮灰身上。
“這傷口疼倒是不疼了,只是我日後到底是要參加科舉的,臉上不能留疤,還要勞煩祖父從我那一百兩的束脩銀子裡拿些出來給我去買些去疤的藥膏。”
蘇柒若語氣淡淡,可聽在鄭氏耳朵裡卻氣人的很。
到了他手裡的銀子還想要回去,想得美。
蘇小寶聽到蘇柒若如此說話,不由得看向自己的爹爹。
他倒是也知道這一百兩銀子的事情,但爹爹為了不讓任何人打這銀子的主意,只說是三姐夫留給蘇柒若的,那銀子誰都不能動。
正是因為心裡還懼著那遠在京城的林氏,其他人哪怕明裡暗裡瞪蘇柒若幾眼,卻也不敢真的將人得罪狠了。
至於對蘇柒若的不滿,那自然是要把氣都撒在那個喬念身上。
一個他們蘇家花錢買回來的下人,打幾下罵幾句又能如何?
“我瞧著那傷口也不大,如今你也沒事兒了,等傷口長起來就好了,就別浪費那銀子了。”
鄭氏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哄道,以往蘇柒若提什麼條件,都是被他這麼三言兩語哄過去的。
“那些銀子除了我的束脩和我與念念的家用,當還會剩下不少,該孝敬祖母祖父的,您二老就從裡面拿著花就是,卻也不至於因為買個祛疤膏就叫浪費了。”
一百兩銀子其實於蘇柒若來說並不多,在京城她與太女家的小世女出去吃頓飯都要千百兩銀子,所以原身將銀子交給鄭氏後,也沒當回事兒。
可如今的蘇柒若卻知道,這一百兩銀子於鄉下人來說,那可是多少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的。
且除了這一百兩銀子外,在她母親出事前不久,也還給鄭氏寄回來過一百兩的家用。
許是當時蘇三娘就猜到了自己要出事,才多給了鄭氏一些。
按著往常來看,蘇三娘每年會往家鄉送三十兩銀子供養兩位老人。
對於蘇三娘來說並不多,但足夠讓蘇老太太和鄭氏在這鄉下里過上土皇帝般的生活了。
蘇柒若記得書中曾寫過,蘇三娘正是因為知道這一家子有多貪婪,才每次都不給他們多寄銀子的。
給的越多,越討不到好。
外面的人雖說蘇三娘是蘇家一門供出來的讀書人,但只有蘇家人最清楚,蘇三娘讀書的銀子蘇家人一文都不曾出過,那些束脩全是蘇三娘自己給人抄書掙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