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間:一般指的是維度多於4的空間。四維空間不等於三維空間加時間。數學上四維空間可以簡單理解為有四個座標軸的空間,即在普通座標系中需要4個引數來描述其中一點的座標,更高維度的空間以此類推。]
2012年4月9日,開學一週後,週一,夜晚;公園)
“星河聯邦是吧,想控制我,你們還圖樣圖辛普!”
動用【神權】對現實進行修正,秋山空已洞悉一切。那透過超空間而來企圖掃描他大腦的文明,來自某個和本宇宙具有相同物理法則的宇宙。這個名叫星河聯邦的異域文明比人類要發達得多,其技術已經涉及空間維度的變化,飛船能夠躍入超空間進行超光速航行,更是有著探測其他宇宙的超時空技術。
出乎秋山空意料的是,小鳥遊六花的中二病竟然還跟這個文明有關。先前的戰鬥在表面看來,不過是姐妹倆分別拿著雨傘和湯勺對打罷了。姐姐倒沒啥問題,可妹妹的大腦中卻存在來自星河聯邦的量子糾纏效應和超時空介面。藉助涉及高維度超空間的通訊技術和微觀操縱技術,星河聯邦的某個雲端計算機近乎完美地在她的意識裡構造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平衡感、本體感、熱感、疼痛感等多種感官的資訊,塑造出身穿黑暗哥特系服裝、揮舞著【黑夜女王】的【邪王真眼使】,而她的潛意識在計算機的輔助下,則依舊是那個拿著雨傘玩打鬥遊戲的少女,在現實世界裡揮舞摺疊傘。
星河聯邦這麼做的目的,則涉及到一項被稱作“彼岸”的計劃。該計劃旨在滲透本宇宙地球的智慧文明,透過一系列心智結構調整和針對部分群體的腦控,引導和改造人類的文明社會。這項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吸收人類文明,而這源於他們獨一無二的發展歷史。
無論是在本宇宙還是星河聯邦所在宇宙的銀河系中,擁有行星的恆星們有接近一半屬於雙恆星星系。星河聯邦所在的“起源星系”位於該宇宙的銀河系獵戶臂上,是一個典型的雙恆星星系。
起源星系的兩顆恆星質量相近。採用人類的單位制,它們之間的距離約為為120.38個天文單位,按照地球時間單位以7.84年的週期圍繞其引力平衡點旋轉。透過超空間和量子糾纏效應在暗中操縱人類的那個機構位於星河聯邦的首府星“斯特恩”。
起源星系的行星系統相當獨特,甚至可以說是傳奇般的存在。兩顆恆星的懷抱中分別有兩顆有生命行星,這兩顆類地行星各自發展出了相當程度的智慧文明,而其中的首府星“斯特恩”上更是發展出了兩種生物學上分屬不同綱的智慧生物。
從星河聯邦發現人類的時間點往前推算,圍繞起源i星公轉的斯特恩星的兩種智慧生物們在地球公元1487年完成了統一,隨後以驚人的速度攀登著科技樹,在公元1674年成功登陸起源ii星的行星系統中一顆名叫“雷託斯”的行星,征服了當地僅處於封建君主制早期的智慧生物,隨後是一個世紀的融合。
得益於多個智慧種族合作的巨大威力,尤其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思維器官帶來的集思廣益,星河聯邦的發展速度相當的迅猛。公元1789年,強人工智慧生命【智者】作為第四種智慧生物出現。公元1803年,真正意義上的星河聯邦在【智者】的主導下建立,同年9月即推行“大晉升”計劃,旨在將三種智慧生物的潛能開發到極致。公元1889年,星河聯邦的基礎科學作出突破,引發第五次技術革命。公元1932年,超空間引擎出現,星河聯邦的太空飛船得以前往數光年外的星系。
公元1983年,星河聯邦的跨宇宙探測技術有所突破,第一次探測就發現了地球。公元2000年,星河聯邦啟動“彼岸”計劃,而小鳥遊六花的中二病正是源於此。由於“彼岸”計劃設定的心智調整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定製,她的中二病非但沒有被削弱或者清除,反而在精神網路的輔助下愈發嚴重。她大腦的影象、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直覺思維和感性思維等功能都遠高於人類平均水平,儘管其能力體現在中二病的妄想上。
“難怪她如此熱衷於中二病的妄想……”
秋山空朝著公寓的方向走去。他對於星河聯邦的計劃沒什麼特殊的感覺,人類社會願不願意被星河聯邦引導改造也與他無關。作為【觀察者】,即便是化身遨遊,他也不會輕易用【神權】干涉文明間的事務。這次動用修正現實的能力,實在是因為星河聯邦一上來就是大腦掃描,而他不願暴露【觀察者】的相關記憶——這和前世的記憶或者說妄想可不同。
……
2012年4月9日,週一,夜晚;公寓四樓,秋山空家)
回到家裡後,秋山空隨意的脫掉外套,舒服地靠倒在躺椅上,拿出平板電腦閱讀文獻。他訂了谷歌學術的文獻推送,每個星期都有數篇前沿文獻被推送到他的郵箱。雖然發現了這麼個天大的秘密,但他既然已經暫時決定不出手干涉,那就不會讓這件事幹擾到作為人類的活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郵箱中一篇關於腦科學和量子力學的文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用量子力學解釋人類大腦?”秋山空先看了摘要部分,搖了搖頭,“目前的證據表明,我們可以用神經元之間的互動來解釋人類的意識,似乎沒必要牽扯到量子力學吧?”
他雖然不是學物理專業出身,基礎的物理知識還是有一些的。
“基於量子效應,組成神經元支撐結構的蛋白質管——細胞微管同時處於兩個不同形狀的【疊加態】……不不不,疊加態和量子糾纏都是非常脆弱的現象,稍有干擾就會失去平衡【退相干】。”
“儘管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物理學家制造出能夠儲存資訊長達6小時的量子硬碟,但那是利用鐳射將一個量子態寫入銪原子核自旋上,然後將晶體置於固定磁場和振盪磁場的組合中儲存。可是在溫暖潮溼的大腦裡,晃盪擁擠的分子就像一鍋熱湯,幾乎不可能維持相干狀態。”
“計算表明,細胞微管疊加態只能持續10的負20次方至10的負30次方秒……”帶著滿肚子懷疑,秋山空繼續往下讀,“如果一個原子核具有最低可能的自旋值,也就是12,那麼它與電場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相互作用,僅有一個非常小的磁場作用,在大腦這種環境下會特別抗干擾。”
“大腦裡存在一種自旋12的原子核——磷,而磷元素是許多生化反應的積極參與者。我們認為大腦中進行的量子過程基於一種被稱為波斯納叢集的磷酸鈣結構。經過計算,它們的相干時間可以長達105秒。我們猜測,在大腦內製造製造核自旋之間的糾纏態和相干態的化學反應是參與鈣的吸收和利用焦磷酸酶的脂肪代謝過程。”
“焦磷酸酶能打破2個相連的磷酸根離子結構,產生2個單離子,這2個離子的核自旋處於量子糾纏態。它們被釋放到細胞周圍的液體中,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波斯納叢集,從而使得大腦的細胞外液充斥著高糾纏態的波斯納叢集。在神經內部,這些分子可能會開始改變細胞發出訊號和反應的方式,並由此形成思想與記憶。”
“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誘發可能引起磷原子核自旋糾纏狀態的化學反應,並在其中尋找量子相干……我們猜測,意識現象很有可能與相互連通的微管的量子行為有關。”
“核自旋是否是腦磁改變大腦狀態的原因之一?”
通讀全文後,秋山空捫心自問,這篇文獻雖然帶來了更多有待研究的問題,但一旦在這個方向有所突破,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將會有質的飛躍。
“有意思,作者是……茅場晶彥等,東京大學山田研究室。”
(本章完)
喜歡不可視境界線的彼岸請大家收藏:()不可視境界線的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